稳定地做生意?
听本小说,大概是赚钱的。
然后里面说一罐头厂,然后说现在很多人不吃了,连年亏损,好难过。
我第一反应就是想着,主角,快快快,搞完,然后把这玩意卖了,把这包袱甩了。
结果特么,主角越搞越大,还收购别的厂。。。。
艹。。。
然后我忽然发现我的“生意经”比较那种赌博式,或者投机式。
因为我一直信奉做生意,炒股这些本质都是赌博。
只是棋牌赌博时,你无法影响几率。
而做生意,虽然你无法看到成功率,但通过营销和做好产品,可以改变成功率。
这样一想,我忽然又悟到一个事。
对于一个企业,当大到一个地步时,他真正会研究的不是本身的生意,而是当地的经济!!
甚至是中国的经济!!
比如万科啥的为啥敢在2014就开始说“活下去”。而不是挣大钱了。
因为到万科这个体量时,影响他们企业的,本质就是中国的经济。已经不是简单经营了。
中国房地产经济好时,你再垃圾经营,也能喝口汤。中国房地产经济不好时,你经营再牛逼,也难回天。
做生意就是持续性的赌博,而影响这个几率的,便是外界的经济和政府政策。时刻注意着后面潜在变化,让自己一直引领在需求前沿,才能赌对。
有些人说,不对呀。我家楼下那卖鱼老大爷,不也做生意不变呀?
但其实不然,你家小区,人口流动几十年不怎么变。而且饮食是刚需,除非穷到一定程度,不然也不至于在买菜上拮据。
所以卖鱼老大爷看似他稳定,其实是他卖鱼那个社区稳定!!!
这个社区人流稳定!!
而学校门口那种小吃摊为啥也能稳定挣钱?也一样,学生的需求,人流,一直稳定!!
还有一些则是给经销商打交道,或者给政府部门打交道做生意。
为什么他们也可以很稳定??
其实吧,做生意做到最后,还是人。而人嘛,都是讲人情,有思维惯性的。
也就是说,这些商家认定你后,而且还经常要,甚至有时候会出毛病,得后续维修维护也找你们。那就定下来了。
后面不挖掘新的市场,就靠老客户吃。这种情况下,其实这家企业本质有点像这些上游企业或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了。每一段时间从他们那领资金,做差不多的活。
只是法律上,完全是独立的。
所以当发展到这种程度时,你这家企业,也又不太算“赌”。只要上游这些客户不出事,你永远没事。
所以这些商家也不是稳定,而是政府部门采购需求,后续维护需求以及其他企业客户需求很稳定!!!
但,万一呢??说到底你企业也不是这些客户的附属机构,万一你客户经济不好,所以减少需求了呢?
看看那种真正有需求被损害的。比如报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前,他也很稳定的。但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很明显就很多淘汰了。
所以,这些人做生意不是稳定,而是可能挑的方向刚好不错,能形成稳定规律性。在没有外来人抢生意,或其他因素情况下,这时几乎不算“赌”,简直约等于铁饭碗。
但其实这也是脆弱的,要时刻注意外在经济,注意市里的经济,注意需求变化。
一旦要是有人,比如阿里那些想搞什么“社区团购”啥的。
也就是“外来者”。
那卖鱼大爷就得愁了。
阿里的“社区团购”啥的就可以压价。那卖鱼大爷就有了竞争者,他现在卖鱼的利益就要损失。
如何能确保自己安全呢?
只有一个办法,扩大扩大再扩大!!
越多的赌资,赌本,你才能无限的赌。
涉及越多的业务,融越多资金,挣更多钱,让自己的触手遍布各地,那你就越安稳。
这也就是为什么资本具有扩张性。
为何要触及更多业务呢?因为不同的业务等于不同的牌,你可以看情况打。而手里只有一种业务的企业,经济不好时,你只能咬牙硬抗,换赛道也换不了。
而且业务多,银行可以给你融的资也越多。
打造品牌,打造IP啥的也稍微还行。
当形成牌子时,一段时间内,也可以一直维系下去,即使你不刻意经营,也有人想要。
但经营品牌又是另一门课题了,而且也费劲。品牌也是存在“塌房”的可能性。
所以更好的还是平台,微博,微信啥的。控制流量入口。
反正就两点,要么有大量资金大量资产。要么是拥有稳定拿捏人心的工具。
品牌,平台入口属于后者。
不过有些业务吧,他的业务每次都约等于在挖新客户,比如房地产啥的。
对于高成本,又确实是一笔又一笔新客户的单子这种生意。其实真心就和赌很像了。
(前边提到的学校门口摆摊和楼下菜贩可不算哦,社区和学校那股人流基本是不怎么变的,虽然他不用维护和客户的关系,但本质还是一直是那波人买他们的东西。
这个地段已经被验证过,人流够,有需求!而自己的摊也能满足!
所以不能算“需要一直挖新客户”的生意,反而是笔长期稳定生意)
低成本,每一笔基本是新客户群的生意,则有一点点像“传销”(ps,我没说违法哦)
不过这种生意我是挺中意,这很符合我打一枪就跑,捞一笔就走的思想。而且还低成本。
哎,我果然是那种小富即安,捞一笔就走,投机主义,不太适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