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20 当我与父亲的规划、期待有冲突时怎么办? 读《当尼采哭泣》

2021-06-16 14:19 作者:纸的时代郑州  | 我要投稿

当我与父亲的规划、期待有冲突时怎么办?

——通读《当尼采哭泣》



时间 / 6月20日(周日)15:00



主讲 / 王雨青



主办 /

大午心理

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



读《当尼采哭泣》面对我们生命中的两难选择

“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而每一次放弃都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暂”

我知道了生活愉快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


弗里德里希·尼采: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二十四岁就成为大学教授,任职于瑞士第一所大学巴塞尔大学,教古典文学。三十四岁因为精神疾病辞职,而后精神失常,最终因为严重的局部麻痹痴呆而亡。这样一个哲学家,一个天才,为什么会发疯?为什么要哭泣?当他哭泣时又发生了什么事?



《当尼采哭泣》作者欧文•亚隆,当世仅存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他写了许多畅销的“通俗小说”,在人人都能读懂的生动有趣的故事间,表达了自己关注的各种关于存在的人生命题。



最有名的就是这一部《当尼采哭泣》。书中涉及的议题广泛,包括“中年危机、女性意识、婚姻问题、操纵与索求、现实问题等话题,以及歇斯底里症、强迫性思想、偏头痛、焦虑等病症的描述其中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



作者把故事设定在十九世纪的维也纳,在精神分析的祖师弗洛伊德闪亮登场之前——发生在弗洛伊德的老师、十九世纪欧洲最负盛名的医生布雷尔,和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尼采之间虚构的心理治疗故事。



真实的历史中,二人并未相遇。



6.20 当我与父亲的规划、期待有冲突时怎么办? 读《当尼采哭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