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中国考古的滥觞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七十八篇。
决定写免费深度洛阳游的时候,只是想把洛阳九县六区的历史文化美食旅游等方面写写、介绍介绍,打发打发我的空余时间,我的这些游记根本就不全面,也不系统,就是天马行空想哪写哪那种,文字也没有细细的推敲,一时兴起写完就忙着挣钱养家糊口了,种种问题望大家见谅。因为时间精力能力等原因,我根本就没有打算写洛阳九县六区以外的文字,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感觉应该把范围扩大到河洛地区,因为河洛地区的历史文化美食旅游等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些深层次的联系。河南渑池仰韶文化就不例外。她是中国考古学的开端,河洛文化撇不开仰韶文化。
近代中国考古学的兴起,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考古学离不开金石学的发展,金石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是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是考古学的前身。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极其丰富的古迹古物。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日渐兴盛。1898年在安阳小屯村发现带字甲骨,1900年又在敦煌石窟发现大量古代写本方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但这两项重大发现都是外国瓜分中国的侵略者发现的,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他们发现的大部分国宝级的文物也被世界列强哄抢瓜分。为了保护留住中国几千年祖先留下的这些国宝,防止大量的中国文物被劫掠,盗取、破坏。1918年,中国北洋政府开始与外国学术单位合作进行考古工作,聘请瑞典的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做矿业顾间,与中国地质调查所负责人文江、翁文硕共同进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采集工作。1921年,为中国北洋政府工作的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一枚人牙化石,不久,在河南渑池发现了以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经过慎重考虑安特生决定先对仰韶村进行发掘。1921年10月27日到12月1日,安特生在中国地质调查所、河南省政府和渑池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仰韶村的进行发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还在一块陶片上发现了水稻。这次发掘证明了中国这个地方确有史前史的存在。这次进行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政府组织的首次发掘,也是中国第一次国家层面的野外考古。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研究室,骋马衡为导师并任室主任。1924年,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又设立考古学会。1927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又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联合组成“东方考古学会”。如今,中国考古在中国发现了大量的唯一的历史文化遗迹。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河南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是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选择住址一般在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方便的阶地或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的文化。早期盛行集体合葬和同性合葬,几百人埋在一个公共墓地,排列有序。规模和随葬品差别很小,但女子随葬品略多于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