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院校介绍+王牌专业: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3-03-07 21:00 作者:高考填志愿数据库  | 我要投稿

前世今生

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北京协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属于医药类公办大学。

 

(1)学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会于1906年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称协和医学校,1917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

 

(2)1919年改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3)1951年学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且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学校先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定名北京协和医学院。

 

 

江湖地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国家最高医学教育机构,是国家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先进的思想源和强劲的动力源。

 

 

王牌专业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药学位列A+等级,临床医学位列A等级,护理学位列A-等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B等级。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招生共有两个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和护理专业。

 

【临床医学】

属于医学门类,临床医学类专业大类。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开启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学教育的先河。在中国现代医学的各个领域,协和人或成为奠基人,或成为开拓者,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一直坚持“高进、优教、严出”的精英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教研复合型人才而闻名,不仅造就了林巧稚、黄家驷、吴阶平等中国医学界的泰斗,还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临床医学(八年制)每年招生总数不超过90人。前2.5年为医学预科阶段,在清华大学学习普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后5.5年为医学本科阶段,在协和本部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完成临床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学生毕业时成绩优秀、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其特色是实行“八年一贯制,本硕博融通,加强基础,注重技能,强调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科研”。

 

协和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纽约)的资助下,自1995年起又设立了医学博士和理学博士(M.D.&Ph.D.)双博士教育项目,选拔少数经过八年学习、取得医学博士(M.D.)学位的优秀毕业生,继续学习3年时间,进一步加强其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业,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再授予理学博士(Ph.D.)学位。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较强的医疗实践能力,又具有独立进行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各大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少数选择出国、科研或公司。国内任职的三甲医院,如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的瑞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有些同学出国继续深造,如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英国的牛津大学等。有些同学选择做科研或教学,在国内外的大学、科研机构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些同学在企业就职,如普华永道北京分公司,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制药公司。

 

【护理】

属于医学门类,护理学类专业大类,高考招生专业为“护理学”,2022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总数为150人,大多数毕业生成为护理行业的领导及骨干,为推动中国护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已有7名毕业生获得国际护理学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为我国护理院校之首冠。

 

协和护理教育发展至今,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教育特色和人文特点,创造了六个“国内第一”,成为了国内护理行业的“引领者”:是我国第一所培养护理本科水平护士的高等学府;我国第一个进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护理学院;我国第一个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教育体系的护理学院;我国第一个挂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的护理学院;我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就出自这里;我国培养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最多的一个护理学院。

 


所在城市

北京协和医学院位于北京市,面向北京乃至全国培养医药类专业人才

 

l 城市定位: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北京市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市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北京市成功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

 

l 常住人口: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

 

l 产业企业:

 

汇聚全国70%的AI医疗企业,国内主要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和策源地,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智能网联产业生态……过去5年,北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产业交出优异成绩单,而未来5年这六大产业将成为“北京智造”的金字招牌。

 

(1)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将重点在海淀区、朝阳区、经开区,在新型显示、5G核心器件、北斗等领域,突出高端领域、关键环节,扶持壮大一批优质企业和产品;

 

(2)医药健康领域将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构筑领先优势,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大兴区、经开区;

 

(3)北京,聚集着100余家优秀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2英寸芯片代工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拥有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的集成电路装备企业,众多系统整机与信息服务企业为集成电路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根据规划,北京将以自主突破、协同发展为重点,重点布局经开区、海淀区、顺义区,构建集设计、制造、装备和材料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加速传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转型,重点布局经开区和顺义、房山等区,培育完备的“网状生态”体系,持续扩大高端整车及配套零部件制造集群规模,建设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基地;

 

(5)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重点布局经开区和昌平、房山等区,聚焦发展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智能专用设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以装备的智能化、高端化带动北京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

 

(6)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布局昌平、房山、大兴等区,着力发展氢能、智能电网和先进储能、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化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领域,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

 

参考资料:

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

百度百科北京协和医学院

六大产业锻造“北京智造”金字招牌

聚焦中国产业:2022年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图谱(附空间布局、发展现状、企业名单、发展目标等)

 

- END -


院校介绍+王牌专业: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