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工业之美——那些工业之最

2019-06-27 21:33 作者:乖巧的阵风姬  | 我要投稿

我是原终极侧位35姬,那个账号在更换捆绑手机号的时候丢失了。原来的粉丝们可以现在关注这个账号。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就不停的发展工业,人类逐渐掌握了征服自然的力量。我之所以喜欢那些工业上的巨无霸,因为那是属于人类自己的力量,看到庞大的体积,澎湃的动力,就会产生一种人定胜天的意志!相信像我这样的人一定不少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那些工业机械中的巨无霸吧




最大的运输车——爬行者运输车

爬行者运输车长41.2米,宽34.7 米,高6.1米,自重2722吨,加上火箭、飞船、发射架和发射平台,总重达8100多吨。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的马里恩机械铲公司开始建造两台“爬行者”,1966年交付使用。1966年1月,“爬行者”迈出了第一步,用仅仅9个小时的时间移动了1.21千米远距离(此时,我不厚道的笑了)1969年5月20日爬行者驮着巨大的移动式发射台和上面的土星5号火箭与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飞船爬向远处的39A号发射台,并用仅仅6个小时高速冲完了5.6千米的距离。(发出猪笑)

爬行者运输航天飞机


其实在看流浪地球时,我更希爬行者和曼恩&塔克拉夫RB293搞个组合,不过考虑的爬行者的极速,用来运火石实在是大材小用


最大的挖掘机——曼恩&塔克拉夫RB293


1978年,蒂森克虏伯为德国Rheinbraun采煤公司制造了巨型露天采矿车,即型号为Bagger 288的多轮斗式挖掘机,它曾是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的可移动机械。

1978年,蒂森克虏伯为德国Rheinbraun采煤公司制造了巨型露天采矿车,即型号为Bagger 288的多轮斗式挖掘机,它曾是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的可移动机械。Bagger 288制造费用约为1亿美元,设计制造时间长达五年。它长225米,高96米,重1.3万吨,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但他并不是第一,

第一长这样,就问你怕不怕?

作为Bagger 288的升级版本,另一家德国重型机械公司MAN TAKRAF生产的Bagger 293于1995年出世,服务于德国哥兹维勒露天煤矿。Bagger 293的能力更惊人,即使面对最难剥离的密质硬岩或冻土,生产能力也可达到每日24万立方米,挖掘松方的能力可达到了空前的每日30万立方米。只需一天,这个大家伙挖出的土足够填满10个奥运会标准的游泳池。


距克虏伯称,系统比Bagger 288和Bagger 293更强大的中德合拍……哦,不!中德合作6600Lm3/h紧凑型斗轮挖掘机即将来到中国。让我们期待吧!


最大的列车炮——古斯塔夫列车炮

古斯塔夫列车炮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本身用于对付马奇若防线的他并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可以说是最没用的工业之最了,属于奥地利下士拍脑瓜的产物


最大的龙门吊——宏海号

说起龙门吊,我们都会想到咱们的骄傲——振华重工,不过全世界最大的龙门吊并不是属于中国的哦,是韩国的宏海号,别急,听我说完,宏海号就是中国振华重工造的,不过卖给了韩国,韩国虽然现在造船业世界第一,可龙门吊还不是依靠咱们!


宏海号拥有22000吨的起吊能力,是当今无愧的世界第一,现在振华重工可真是争气,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都需要用振华的龙门吊来造航母(然后印度为了不买中国货,买英国的二手货,可还不是中国的东西吗?),据说奥观海宣传本国制造业时身后龙门吊上的美国国旗被风吹掉,露出了中国龙门吊企业的商标,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就问你尴尬不尴尬

话虽如此,但是要说美国造航母就离不开中国的龙门吊,那就是以谣传谣了,蓝色巨人是西半球最大的龙门吊,最大起吊重量1050吨,1976年采购于德国军工巨头克虏伯(多少年前的技术真的是恐怖如斯啊),位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美国的航母都是在这造的)

最大的液压机——德阳二重8万吨模锻压机(原谅我这么大的家伙,实在找不到名字)


2012年12月11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在四川德阳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进入调试阶段,于2013年4月10日投入试生产。这台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地上高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设备总重2.2万吨。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俄,美,法拥有建造4万吨以上模锻压机的能力

液压机有多重要呢?模锻压机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航天、核电、石化等领域的高强度钛/铝合金锻件。简单的说飞机的起落架,发动机涡轮盘什么的都需要靠它才能造出来,举个例子:A380客机的两个6轮三轴小车式主起落架,承重超过590吨,要求寿命达到60000个起落架次;采用Ti-1023钛合金锻造,长度达4.255米,重达3210公斤。这是目前世界最重的航空钛合金模锻件。却需要俄罗斯的7.5万吨级模锻机上去加工(苏联1961年的东西,超级大国的底蕴真的是恐怖如斯)。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咱们就很难造出属于自己的大飞机,即使造出来了,核心部件也要受制于人


最大的航母——福特号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号和055一样都是双波段雷达

福特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8,是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的首舰,福特号航空母舰造价达约130亿美元,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一艘舰船。该舰采用了诸多高新技术,主要包括综合电力推进、电磁弹射技术,将成为21世纪美军海上打击力量的中坚。(我总感觉他会和猪母一样毛病不断),编制:4539人,标准排水量:101600吨,满载排水量:112000吨,长度:332.8米,高度:78米,型宽:30米,吃水:12.4米,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航空母舰,其装备的A1B压水式核子反应堆单台公率其单台功率超过120兆瓦,(即使是核反应堆的强国法国的戴高乐的K-15反应堆的功率也仅仅是超过30兆瓦,但别瞧不起法国,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KN-3反应堆也仅仅是刚超过35兆瓦,要是服役了比戴高乐跑的还慢,估计这也就是它采用滑弹组合的原因吧,实在没有那么多能量来烧水了)这还不是最厉害的,A1B反应堆50年不用更换堆芯,福特好的服役时间也是50年,也就是说这个反应堆堆芯从服役到退役都不需要换,相当省事,一条龙服务



最大的潜艇——台风级

看着如此粗壮的核潜艇,想想他藏着毁天灭地的威能,真是让人沉迷于他的魅力无法自拔,这就是我成为毛粉的原因

台风级941型战略核潜艇是苏联/俄罗斯海军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上排水量26500吨,下潜排水量33400吨,艇长171.5米,最大宽度25米 ,吃水17米,真的是硕大无比,但其实性能并不先进,他的对手俄亥俄机核潜艇不光声音比他小,可以带24枚三叉戟,台风级只能带20枚SS-N-20,虽然SS-N-20重量更大,但是除了载弹重量之外,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不如三叉戟,台风级除了大之外并不算是特别先进(可即使是这样的潜艇咱们也造不出来,唉。。。)



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大和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吃水10.86米,460毫米口径的主炮,是对大舰巨炮主义最好的诠释,可惜他来晚了,他进入了航母的时代,即使是再厚的装甲,再强的主炮也不能改变他成为靶子的命运,不过即使是靶子,他的表现也十分完美,大和号最后菊水作战中在400多架美国飞机的围攻下中了16枚鱼雷和23颗重磅炸弹沉入大海的,在如此强大的表现下,脾斯麦的防御也只能是黯然失色

大和号爆炸沉没的图片,死的也是相当壮观

最大的船——普雷路德号(有争议)


普雷路德号下水

说到最大的舰船,平常我们都以为那是航空母舰,其实并不是。长488米、宽78米高110米的普雷路德号是一座浮动液态天然气平台,每年料可生产360万吨液态天然气,储存罐容量相当于175个奥运会标准泳池。该船必须靠拖船拖行,满载重量超过60万吨,是荷兰能源巨企皇家壳牌公司向韩国三星重工定制(韩国这个国家的造船业还是很强大的,千万不能轻视),于2013年在巨济市下水,之所以说是最大有争议,是因为现在搜索到的最大的船是诺克·耐维斯号,该船长458米、宽69米,论体积自然是比不过的长488米,宽78米的普雷路德号,但是满载排水量825344吨似乎更胜一筹,普雷路德号似乎没有更为准确的满载排水量数据(如果有谁知道,希望能在评论区中说一声)

值得一提的是,诺克耐维斯号在1988年5月14日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时,受到伊拉克战斗机利用法国产的飞鱼反舰导弹攻击,从而遭到重创,沉没在伊朗的卡克岛外的浅海海域内。直到两伊战争结束以后,这艘庞大的海,上巨人号运输船被3500万美元的代价转让给了挪威的诺曼国际海运公司。

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土星五号



土星五号高达110.6米,起飞重量3038吨;总推力达3400吨左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

土星5号是三级火箭(除了最后一次发射外),由S-1C第一级、S-2第二级、S-4B第三级、仪器舱和有效载荷组成。第一级长42米,直径10米,到尾段底部直径增大到13米。尾段上装有4个稳定尾翼,翼展约18米。第一级采用5台F-1发动机,推进剂为液氧和煤油,2个10米直径的铝制推进剂贮箱用桁条和隔框加强。第二级长25米,直径10米,采用液氧液氢推进剂 ,共用5台J-2发动机。第三级长18.8米,直径6.6米,1台J-2发动机,推进剂为液氧液氢。土星五号一共发射了13次,保持着全部成功的完美记录。最后一次发射的是天空实验室,美国的空间站

冷战时不止有苏联有空间站,美国也有哦

推力最大的火箭——能源号

能源号挂载暴风雪航天飞机

11К25“能源”号运载火箭苏联研制的一种超重型运载火箭。能源号至今仍保持推力最强的世界纪录。


“能源” 号是一种两级运载火箭,总长度为60m,芯级直径约为8m。总发射质量约为19600 kN (最小估计值),总发射推力为29400 kN。推重比大致与美国航天飞机相当。RD170发动机是世界上推力最强的多燃烧室发动机。真空比冲达到了338s,海平面推力78t,能源号只执行过两次发射任务,而且第一次发射中,有效载荷没有正常工作(也就是激光武器极地号),

能源好和极地号激光飞船

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直接入轨的能力,也是因此,我将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的头衔挂在了土星五号头上,不过考虑的能源号更强的推力,更好的模块化能力,还有苏联发射场在高纬度地区的缺陷,我认为他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毛子还不赶快卖给我们,有很多小钱钱的呢!



载重最大的飞机——安-225


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安-225运输机是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

安225运输暴风雪航天飞机

最大起飞重量640吨,空重175吨,货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机身长度84米,翼展88.4米,几乎是美国C5的两倍大,苏联的暴力美学真的是让人陶醉。安225与安-124的最大区别就是安225的单垂尾设计被两个位于水平尾翼末端带上反角的对称垂直尾翼所取代,变成一个由正前方看去是“H”字形的尾翼,这为了背负暴风雪号并避开在飞行过程中航天飞机后方所产生的乱流而改造的,此外装备的6发有24吨推力的D-18T涡扇发动机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较前一段时间曾经有过一种安225要入主中国的说法,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影子,其实相比于安225,我更期望的是安124,安225归根到底是为了运输航天飞机的特殊产物,体积有些过大,对降落条件的要求很高,不如安124实用





翼展最大的飞机——同温层发射飞机



同温层发射飞机翼展177米是当前世界上翼展最大的飞机,比安225还宽92米,但我为什么不说同温层发射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呢?因为安225从来就没有是翼展最大的飞机过,H-4云杉鹅,翼展达到了97米,比安225更大,这都说明最大的飞机,并不是靠翼展来决定的,目前来说同温层发射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并没有确切超过安225,

1947年11月2日,云杉鹅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


不管如何,云杉鹅都已经成了昨日黄昏,让我们继续看看同温层发射飞机


同温层发射飞机是由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投资建造,原计划可用于一次发射三枚飞马座火箭,

飞马座火箭

这倒不是什么新鲜东西,1990年4月5日B52轰炸机就完成了飞马座火箭的第一射,在空中发射火箭并不是什么难题


不幸的是2018年10月保罗·艾伦去世后仅仅3个月,同温层发射系统公司就传出不利消息,停止为大鹏研发运载火箭和火箭发动机。在去年年底,火神公司主席兼保罗.艾伦信托基金托管人——保罗.艾伦的妹妹乔迪·艾伦决定退出近期无望盈利的太空发射业务,随后同温层发射系统公司的唯一任务,就是实现“大鹏”首飞,完成保罗·艾伦的遗愿。同温层发射装置似乎并没有为自己证名的机会了



回收次数最多的航天器——航天飞机


最早的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

2011年7月8日,亚特兰蒂斯完成他任务中的最后一次发射,2011年7月21日完成降落,结束了航天飞机的服役旅程,航天飞机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失败的产物,我看不尽然。在他138次的发射中仅有两次失败,失败率并不是很高,故障率不是她退役的原因,关键在于他高昂的维护费用,是它相比火箭可以多次回收的价格优势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随着ISS建造完成,他的任务也就结束了,不管如何如果没有他维修了哈勃号,也就没有哈勃的辉煌成就,他是航天史上的大功臣,现在航天飞机退役了,人类现在也失去了送100吨的东西进入太空的能力,不得不承认是航天飞机的退役航天史上的一个悲哀



太空的最大人造物——ISS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重419.725吨,长109米,是人类迄今为止在太空中最大的物体,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1993年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现在消息要延迟到2024年之后再退役,预期中国空间站以及深空之门也将会服役,太空是属于全人类的,希望他们能带人类走的更远,征服太空,探索摇篮外的世界!



人类最大的机械——LHC对撞机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现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坐落于日内瓦附近瑞士和法国的交界侏罗山地下100米深·总长26659米(是我谁敢和我比大小!),来自大约80个国家的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该项目,四个主要实验均有中国科研单位和高校参与,分别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参与ATLAS实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参与CMS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参与ALICE实验;清华大学参与LHCb实验。


中国目前有计划建造一个更大的对撞机,但是据说后来又被取消了,个人比较同意杨振宁的观点,还是不要建为好,把大量经费投入到前景更为光明的项目上才是更好的选择,我们要一步步走路,等到未来实际成熟了再造大型粒子对上机,现在欧洲LHC经费投入了那么多,成果并没有很大,可以说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项目(这就全部都是私货了)




新人渣作,文笔不好,觉得不好的,求轻喷,如有错误,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觉得不错的请三连









工业之美——那些工业之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