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0326学习记录-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学说+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长/宽倍数非面积倍数)
目镜无螺纹:长,倍数小
物镜有螺纹:长,倍数大
使用方法:先低倍镜观察,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粗准焦螺旋)、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找到目标后,移动装片,目标居中。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调节光圈亮度合适,调节细准焦螺旋成像清晰
成像特点: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装片移动原则:往哪偏,往哪里移动
细胞学说的发展:
1、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
2、施来登和施旺:创建了细胞学说
3、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罗伯特胡克:观察到植物的木栓组织由许多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5、维特尔和比夏:在器官组织水平下研究生命
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而成
细胞学说的意义:
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释了生物届的统一性
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必须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必须元素
Fe Mn Zn Cu B Mo 铁锰锌铜硼钼
最基本的元是C,四大基本元素:C、H、O、N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依据是元素的含量,以含量比例为标准,不是生理作用
基本元素占人体细胞的鲜重比例是O>C>H>N,干重比例是C>O>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