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脊髓损伤行动不便与感官问题

2023-06-22 14:57 作者:脊髓损伤的光芒  | 我要投稿

一、肢体瘫痪

脊髓损伤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上而下的渐进性瘫痪,它是一种全身损害,既有脊柱的纵向损害,也有水平损害;一种是由下至上的感觉功能异常,主要表现在脊髓后角,半切,全切等部位。前者是因为脊柱的纵向和横向断裂而导致的截瘫,而后者是因为脊柱的压迫而导致的一种感觉异常。

1、上肢运动神经元气损害: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脊髓横断损伤,可引起上肢运动神经元气消失,或在它们所占据的位置失去感觉能力;例如,由C4至C3的分段、由C5至S1的分段等。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发生在C4~S1节段,主要表现为脊髓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的感觉障碍。

3、混合型损伤:由上、下两类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

 

二、感官障碍

脊髓损伤(SCI)后,皮层前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痛觉、触觉等感觉下降。病人的主要症状有:①痛感觉下降,痛敏度下降;②对温度、振动等刺激反应减弱或消失;③对疼痛反应增加;④对触觉反应发生变化。

另外,脊柱受伤后,可能会出现:①运动区以下的各个层次,如身体,四肢,躯干,头部;②感觉神经损害不应仅限于某一节段,而应向全脊髓前角运动区的方向发展。

一般而言,感觉障碍会表现出如下的症状:

①没有痛觉、体温的感受,只有痛觉、发烧、酸痛等表现;

②触觉消失,只对触觉刺激不敏感;

③实体性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方位觉、运动觉和关节活动觉。

④病人的皮温异常,以皮温、触觉下降为主。人体体温下降(冷、热),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5-羟色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E)。这一冷一痛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受损的神经组织内聚集,从而引起的。


脊髓损伤行动不便与感官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