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四国岛的长宗我部元亲与“本能寺之变”有关?
熟悉日本战国的朋友们都知道,“本能寺之变”可谓整个战国历史的转折点,几乎决定当时所有战国大名的命运。然而“本能寺之变”发生的原因却迷雾重重,至今学界都没有得出定论。但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四国岛的战国大名长宗我部元亲与“本能寺之变”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

传说长宗我部元亲是秦始皇的后代(听一乐就行了),长宗我部家在长宗我部元亲的父亲长宗我部国亲在位期间发展成为战国大名。到了长宗我部元亲在位期间,长宗我部家崛起为四国岛上最强大的战国大名。因为四国岛邻近京都,所以长宗我部家进入了织田信长的视野。

织田信长上洛之后,退到四国岛的三好氏成为“信长包围网”的成员之一,威胁着近畿西部的。当时四面受敌的织田信长就与长宗我部家结为准盟友,让长宗我部家牵制三好家。而织田信长一般会让某位重臣专门负责与某位战国大名的外交事务,长宗我部家自然也是如此。

长宗我部元亲的正室是斋藤利三的妹妹,斋藤利三则是明智光秀的重要家臣。再加上曾经是幕府旧臣的明智光秀对近畿周边比较熟悉,织田信长就让明智光秀负责与长宗我部家的外交。明智光秀对长宗我部家的外交干得还算可以,长宗我部家和织田家进入了“蜜月期”。

不过随着“信长包围网”的崩溃,长宗我部家和织田家的关系也逐渐恶化,而两家交恶的根本原因是志在统一全日本的织田信长不能接受长宗我部元亲统一四国岛。可惜的是,明智光秀没能及时察觉织田信长态度的变化,还试图劝说织田信长允许长宗我部元亲统一四国岛。

天正九年(1581年),羽柴秀吉(丰臣秀吉)擅自出兵攻占了四国岛的属岛淡路岛,即擅自插手明智光秀负责的四国岛事务。可是织田信长对羽柴秀吉的行为连口头上的批评都没有,这对明智光秀可不是好消息。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下定决心讨伐长宗我部家。

织田信长有个习惯:某个重臣负责与某个战国大名的外交事务,战时就让这个重臣当进攻这个战国大名的军团长或总大将。比如柴田胜家负责与上杉家的外交,后来就当了讨伐上杉家的北陆道军团长;羽柴秀吉负责与毛利家的外交,后来就当了讨伐毛利家的山阳道军团长。

按照这个习惯,讨伐长宗我部家的南海道军团长应该就是明智光秀。然而织田信长选择南海道军团长名义上是自己的三儿子神户信孝,实际上的军团长是此前从来没有参与四国岛事务的丹羽长秀。南海道军团长的人选意味着织田信长决定将明智光秀彻底排除在四国岛之外。

将重臣从他之前负责的领域调离往往织田信长要严厉处罚这个重臣的前兆,比如佐久间信盛、林秀贞。没当上南海道军团长肯定让明智光秀感到了巨大危机,这应该是引发“本能寺之变”的原因之一。因此说有人认为四国岛的长宗我部元亲与“本能寺之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