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里的中医知识
近日,由刀郎亲自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新歌《罗刹海市》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词曲创作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一句“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的歌词更是涉及了不少中医药知识。
七冲门,一个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指的是人体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即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现代西医消化科经常会做C14吹气试验,就是用来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
《难经·四十四难》记载了“七冲门”这一术语:“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飞,同扉字,口唇象柴扉一样自由开关,是曰飞门。户,户限也,食物入口,上下齿为之户限,以便咀嚼,是谓户门。会厌是气管和食管的相会处,为咽物送入食管必经之地;吸,吸取之义,故称会厌为吸门。胃上口称贲门,贲,贲也;贲门是不使食物上逆的关口。太仓即胃,其下口称幽门;幽,深也;谓由此下行愈是深入的意思。小肠和大肠的交会处称阑门,阑,即遮阑,饮食精微不得自此而去。下极,即消化道的末端,是糟粕排出的地方,所以称魄门。魄,古与粕通,也称肛门。
三焦,也是一个中医术语,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
《灵枢·营卫生会》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大体指出了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难经·三十一难》则记载:“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
过了这七冲,跨过三焦,就到了那五谷轮回之所矣!
顺便讲两味中药,驴皮是阿胶的主要原料,乌鸡是乌鸡白凤丸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