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评】人情和世故——观两部老电视剧《孽债》《豁口》有感

2022-05-13 23:32 作者:sepstar  | 我要投稿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没有我的家……”,这首歌曾经响彻在大江南北。这就是电视剧《孽债》的主题歌。

《孽债》播出的时候,我还是初中生,不能很理解里面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故事。现在年纪大了,再再看一遍,则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感想。

毫无疑问,《孽债》这部电视剧是带着明显的,十足的,彻彻底底的时代印记的。这其中的时代印记是有两个,一个是孩子们出生的那个时代;一个是孩子们找家长的那个时代。虽则如此,但是我感觉,这部电视剧其实更多地是将视角放在人的身上,放在个体的身上。在小孩子找生生父母的这个故事中,去讲述一个个个体的悲欢离合,一个个个体的喜怒哀乐。所以,其实它是在讲述一个个人情的冷暖故事。因为虽然这个故事的背景被设定在一个特定的年代,但是小孩子寻父寻母这样的一个故事架构它所要表述的核心的价值观——割不断的父辈和子辈的亲情——是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的。

故事的结尾是有些略带哀伤的,几个孩子都选择了回云南而不是留下大上海,小辉的父亲也决定回去,在火车开动的那一瞬间,美霞的爸爸也决定陪着孩子一起回去……远去的火车带走了孩子们,但是带不走每个家庭因为这场寻亲而留下的涟漪,永远永远……

通常,人情和世故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孽债》讲述的是人情,那么《豁口》就是讲述世故。

《孽债》是大上海的故事,《豁口》则是发生在皇城根北京的故事。

《豁口》的故事背景时代基本和《孽债》是相当的,是讲述的一个四合院内几家人的悲欢离合。如果说《孽债》更多是呈现个体,那么《豁口》则是在表现家庭这个社会的单元。《豁口》的戏剧冲突集中表现在家庭内,表现在婚姻内。这种家庭内的冲突和矛盾,虽然或许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但是其背后实质是反映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新旧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反映的是特定时代下,个体的人在时代浪潮中的起起伏伏,个体的人在时代浪潮中的变化。这样的冲突是特定时代才有的特定的矛盾。《孽债》是以时代写人,《豁口》则是以人写时代。

最后,《孽债》这部剧推荐看上海话版的,更有味道一些。《豁口》这部剧我是这次第一次看,里面有侯耀华、陈宝国,还是比较有看头的。

孽债
孽债
孽债
豁口
豁口


【影评】人情和世故——观两部老电视剧《孽债》《豁口》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