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来真的可以放手吗?放多少手算放手呢——养娃记0077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年胖子。
孩子的教育还在反复摇摆中,家长放手,孩子应该会更主动,放手放多少呢,这个很难说,其实不好量化。大人有自己的事,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教育是一件专业的事,老师付出努力,家长付出经济成本,似乎也是很在理的,实际情况家长付出的经济成本,倒也无法达到老师和学校的付出。

计划
每个假期总有期待,期待有所改变,期待弯道超车,期待的是不公平竞争带来的红利,也期待着凤凰涅磐,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计划表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各大电商平台上有各种表格,各种群也会有不同版本的计划表,有心血来潮的,有理论根据的,有各种各样的维度的。
按周来的,按月来的,有大类,有勾选。应有尽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执行
早上7点起来,读1个小时的课文。
早上9点起来了,计划还执行吗?
中午看书2个小时。
看了3个小时,说很好看,要打断吗?
单词背一下很快吧!
饿了渴了,不抽鞭子不合适吧。
自驱力
军事夏令营通常有个保留节目,最后会让孩子哭着打电话给家长。
可能是让家长觉得,这个夏令营的成功是孩子有感恩的心。
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个东西商业气息还是浓了些。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自驱力的前提,是家长有充分的信任。
没有条件的爱,铸就了后面的种种,如果做不到,大概还是家长没到位。
那怎么样算到位呢?
哥,咱再整点?
个案的推广,意义并不大,普适性也不强,核心在于,你不缺我缺,这咋破?
放手
这几天无奈地发现,放手并不现实。
核心在于,各种状况的瞬息万变,变得不离其宗,好像不容易。
对于这个“宗”的理解,每个家长的深刻程度是不同的。
换句话来说,社会在变,世界在变,而且是加速地变。
未来即使不走这样的路,对孩子的要求也是不低的。
很难说不参与其中,或者说不深度参与其中,就能有很好的结果。
而自己的成长历程,吃了很多时代的红利,而这并不能作为自己似乎优秀的理由。
而简单的装傻,靠着一点读者故事会式的鸡汤,自己吃不好,孩子也吃不好。
巨人的肩膀
为人父母,多少还是希望给孩子一些基础,这个基础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本质上没有多少区别,五十步还是百步,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并没有。
为孩子做了10分,为什么要扭扭捏捏得不做那50分?
为什么要因为专家,因为各种声音不去做那100分呢。
做得多了,孩子就没有主动性了。
做了什么让孩子没有主动性了呢?是因为自己对孩子没有信任?
做得多了,孩子就无法成长了。
做了哪些孩子就无法成长了呢?
问题是,真的做得多了吗?真的思考够深了吗?
专家的逻辑在于世界的运作,因素只有ABC,现实是我连A的基础都没有,我一直在做XYZ,咋办?
勇敢地去做孩子的巨人肩膀吧。
不知不觉,马上要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