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 | 汉朝之重要历史事件(三)
中国历史文化 | 汉朝之重要历史事件(三)
原创 初心小百科
汉朝
重要历史事件(三)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时王莽以儒家的政治理念托古改制,推行的一系列的社会改革。
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外戚世家出身的王莽迅速崛起,自立为皇,建立新朝。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有多次改变币制、修改地名,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煮盐、冶铁、酿酒、币制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废止奴隶制,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等。同时,刑罚、礼仪及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此次改制进行的是全面社会改革,开始初见成效,但后因政策缺乏物质基础,反而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形成赤眉及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只建立了十五年便告灭亡。
绿林军、赤眉军起义
绿林军与赤眉军是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期出现的两支农民起义军队。
因绿林军主力起兵于荆州的绿林山,赤眉军将眉毛染红,示其别于政府军,故而得名。
新朝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省京山市东北)一带发生大饥荒,当地饥民在王匡、王凤率领下以绿林山为基地起义,是为绿林军。其规模不断扩大,推举汉宗室刘玄为帝,以王匡、王凤为上公,年号更始,决定争夺天下。昆阳之战击溃王莽的主力大军,定都长安。此后,绿林军与天凤五年(公元18年)在莒起事,由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发生冲突,内部亦产生分裂。赤眉军樊崇与王匡攻入长安,立刘盆子为天子。更始三年(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改元建武,是为东汉,绿林军残部并入其部队,成为东汉官家部队的一部分。而赤眉军亦多次败于刘秀部队,最终灭亡。
绿林赤眉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地主的腐朽势力,使大批奴隶、农民得到解放,缓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农民沦为奴隶的社会矛盾,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又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时期由光武帝刘秀统治时出现的治世。
东汉初年,民生凋敝,为恢复生产,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尚书台的权利,使得三公闲置,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地方上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并遣散地方军队;经济上他多次颁布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诏令,并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同时复员军队,让大批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
这些措施使得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
戚宦之争
戚宦之争指的是在东汉中后期出现的持续约百年的外戚与宦官之间的争斗。
东汉中期,众多皇帝昏庸不堪,沉迷玩乐,皇后逐渐把持政权。从汉和帝开始,所有君主皆年幼继位,太后 “临朝听政”,提拔其亲戚,使得外戚掌握政权。皇帝成长后,太后交回政权,但由于不满外戚专政,与宦官合谋对付外戚,成功后却又使得宦官得势。皇帝身亡后,继位者又是年幼的皇帝,另外一太后又“临朝听政”,结果如此恶性循环不断持续。
一般认为,戚宦之争的起因主要有四点,一是西汉皇后吕雉的影响,到汉武帝时,设大司马大将军一职,规定必须由外戚担任;二是汉光武帝削弱三公之权力,使得常担任内朝官职的外戚或宦官没有了三公的制衡;三是汉和帝对宦官的破例封侯;四是皇帝、后妃对于宦官的依赖。
戚宦之争的出现,导致了政治的极端腐败,引起党锢之祸,百姓生活困苦。
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是指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士大夫、贵族等由于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而与宦官发生党争的历史事件。前后共发生两次。
东汉桓帝、灵帝时,当权者分为宦官、外戚两派,交替专权。宦官党有侯览、曹节、王甫等,他们任用私人,败坏朝政,为祸乡里,聚敛上亿的财富;相对而言,外戚一党的窦武等人比较清正,因此太学生郭泰等人与外戚一党联合,对宦官集团进行激烈的抨击,被称作士人。
公元166年三公向皇帝进谏,遭受到宦官报复,涉及其中的官员皆被贬黜,是为第一次党锢之祸。公元168年宦官对当时士人的残余力量进行报复,士人遭到大幅度打击,被牵连灭门者不计其数,为第二次党锢之祸。
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之乱。士大夫、豪强离心,于是黄巾之乱以后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了灭亡。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民变,是发生于公元184年,东汉汉灵帝时期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形式组织的起义之一。
东汉中期以后,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显示出来。朝廷上宦戚专权,政治黑暗,官吏贪残,横征暴敛,敲诈勒索。经济上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地不断壮大,土地兼并激烈进行,使大批农民失掉土地,或流离失所,人民负担沉重,苦难日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于冀州魏郡(今河北邯郸),用法术、咒语(实为草药)到处为人医病,累积信徒众多,于是其创建 “黄天太平”,又称“太平道”管理信徒。公元184年,张角相约信众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众信徒头绑黄巾为记号, 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灵帝慌忙调集各路军队镇压,战事渐受控制,经过九个月的战斗,黄巾起义终被镇压下来。
黄巾起义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