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一战列舰的历代舰长们:幸存率高达80%,谁运气最好?
谨由我与大家一起来八卦一下这篇与日本二战史有所相关联的资料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知识点以及亮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78年前的4月7日,即1945年4月7日下午14时23分,在日本九州以南的太平洋上,剧烈的爆炸震荡着广袤的海面,浓黑的爆云直冲上千米的高空,以至于200千米之外的鹿儿岛都能望见。在烟云之下是正在下沉的日本海军“大和”号战列舰以及随之陪葬的3000多名海军官兵的亡魂。被命名为“天一号作战”的“大和”水上特攻行动以包括“大和”号在内的6艘战舰沉没、超过4000人殒命的惨烈结局而告终。其中包括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一海军中将,以及“大和”号末代舰长有贺幸作海军大佐。而早在此前的1944年10月24日的锡布延海海战中“武藏”号就已被美军飞机击沉,“武藏”号的末代舰长猪口敏平因为选择与舰同沉,也成了那场海战的悲剧注解。
那么作为人类第一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的“大和”号,“武藏号”,它们的历代舰长们又拥有怎样的命运?今天我们就来港一港。
“大和”历代舰长
“大和”号自1941年9月至1945年4月共有6人历任舰长。
初代舰长宫里秀德:鹿儿岛县人,1912年海军兵学校40期毕业,海军大学航海专业进修。宫里秀德早年在各类舰艇上长年担任航海长,海军中佐时代曾出任“陆奥”号战列舰航海长、“青叶”号重巡洋舰副长、“大泊”号特务舰舰长等职。1935年晋升海军大佐,出任海军航海学校教官,1937年后历任“夕张”、“那珂”号轻巡洋舰舰长、“明石”号特务舰舰长,1940年先后在舰政本部和吴镇守府任职,1941年9月25日出任“大和”号初代舰长兼舾装员长,同年10月晋升少将,11月1日卸任,转任吴镇守府人事部长,1944年10月晋升中将,战争结束时担任船舶救难本部长。

■“大和”号初代舰长宮里秀徳(左)和二代舰长高柳仪八(右)。
二代舰长高仪柳八:佐贺县人,1913年海军兵学校41期毕业,海军炮术学校高等科毕业,海军大学甲种25期毕业。历任驱逐舰“海风”、轻巡洋舰“名取”、海防舰“浅间”、重巡洋舰“那智”炮术长,1937年之后历任轻巡洋舰“龙田”、重巡洋舰“铃谷”、战列舰“伊势”舰长,还出任炮术学校总教官,典型的炮术军官。1941年11月1日出任“大和”号二代舰长,并在任上迎来战争爆发。高仪在任期内领导舰上训练,改革体制,颇有举措,于1942年5月1日晋升少将,随联合舰队司令部开赴瓜岛,同年12月17日卸任,转任第1舰队参谋长,1945年5月晋升中将,战争结束时任海军省教育局长,8月20日成为末任军令部次长。

■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在宿毛湾标柱之间高速航行的留影。
三代舰长松田千秋:熊本县人,1916年海军兵学校44期毕业(第14名),海军水雷学校普通科,海军炮术学校高等科优等毕业,海军大学甲种26期毕业(第12名)。早年曾任驱逐舰“神风”炮术长,海军炮术学校教官,1929年留学美国,次年出任驻美武官,强烈反美。归国后历任轻巡洋舰“木曾”炮术长、后调入军令部第一部,参与了大和级战列舰的早期构想,是大和级的坚定支持者。1937年后历任中国方面舰队参谋、水机母舰“神威”舰长,1940年再度游历欧美,战争爆发时任靶舰“摄津”舰长,1942年2月出任战列舰“日向”舰长,主张将伊势级改装为航空战列舰。1942年12月17日出任“大和”舰长,1943年5月晋升少将。松田在任期间在舰上组织讲座,加强军官培训,留下“大和海军大学”的声誉。1943年9月7日卸任,1944年5月出任第4航空战队司令,战争结束时任横须贺海军航空队司令。

■“大和”号三代舰长松田千秋(左)和四代舰长大野竹二(右)。
四代舰长大野竹二:东京市人,其父是伊集院五郎海军大将,过继于大野义方海军大佐为养子,1916年海军兵学校44期毕业,海军大学甲种26期毕业,曾自费留学英国,历任驱逐舰“秋风”、特务舰“高崎”、轻巡洋舰“神通”航海长,后长年在参谋岗位任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历任轻巡洋舰“木曾”、重巡洋舰“铃谷”舰长,1943年9月7日出任“大和”舰长,同年11月晋升少将,1944年1月25日卸任,调任军令部第三部长,战争结束时任海军人事局长。

■1945年10月25日莱特海战期间,遭遇美军空袭的“大和”号战列舰,时任舰长是操舰能手森下信卫。
五代舰长森下信卫:爱知县人,1917年海军兵学校45期毕业,海军大学甲种29期毕业。长年在驱逐舰部队服役,历任驱逐舰“春风”、“夕月”舰长,第8驱逐队司令,海军大学教官,在驱逐舰上练就了高超的操舰技能,是海军中有名的操舰达人!在太平洋战争中历任轻巡洋舰“大井”“川内”、战列舰“榛名”舰长,1944年1月25日出任“大和”舰长,10月15日晋升少将,同月参加莱特海战,凭借操舰技能规避美机攻击,11月25日卸任,调任第2舰队参谋长,随“大和”号参加了特攻作战,侥幸生还。

■“大和”号五代舰长森下信卫(左)和六代舰长有贺幸作(右)。
六代舰长有贺幸作:长野县人,1917年海军兵学校45期毕业,驱逐舰部队出身的实战派军官和鱼雷战专家,以性格豪放磊落著称,逸事颇多。有贺早年在多艘驱逐舰和轻巡洋舰上任水雷长,后历任驱逐舰“夕颜”“芙蓉”“太刀风”“秋风”“松风”“电”舰长,第11驱逐队司令,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任第4驱逐队司令,参与了马来作战、中途岛海战、所罗门海战等诸多战斗,实战经验丰富,1943年3月出任重巡洋舰“鸟海”舰长,后因病回国休养,担任水雷学校总教官,1944年11月出任“大和”舰长,1945年4月7日随舰同沉,追晋中将军衔。

■1945年4月7日“天一号”作战中,遭到美军轰炸的“大和”号,一枚炸弹落在左舷附近的海面上。
“武藏”历代舰长
“武藏”号自1942年8月至1944年10月共有4人历任舰长。
初代舰长有马馨:宫崎县人,1914年海军兵学校42期毕业,海军炮术学校高等科毕业,海军大学甲种25期毕业,早年曾任驱逐舰“春风”号炮术长,此后长年在海军机关和舰队参谋岗位工作,1939年后历任重巡洋舰“熊野”舰长、战列舰“比睿”舰长,1941年9月任“武藏”舾装员长,1942年8月5日出任“武藏”舰长,同年11月晋升少将,在任期间重视体能训练,强健官兵体魄,获得“武藏体操学校”的名号,1943年6月9日卸任,调往军令部任职,战争结束时任第3南遣舰队参谋中,1945年11月晋升中将。

■“武藏”号初代舰长有马馨(左)和二代舰长古村启藏(右)。
二代舰长古村启藏:长野县人,1917年海军兵学校45期毕业(第10名),海军大学甲种27期毕业。早年在驱逐舰部队服役,历任驱逐舰舰长,精于鱼雷战术,曾外派英国,任海军大学教官,海军教育局第2课长等职,在军中有酒豪之名。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任重巡洋舰“筑摩”舰长,参加了珍珠港作战、中途岛海战和南太平洋海战,1942年12月任战列舰“扶桑”舰长,1943年6月9日转任“武藏”舰长,同年11月晋升少将,12月5日卸任,被任命为第3舰队参谋长,1945年1月就任第2水雷战队司令,4月率队参加“天一号”作战,在旗舰“矢矧”沉没时生还,战争结束时任横须贺镇守府参谋长。

■“武藏”号舰员在宽大的前甲板上做体操,首任舰长有马馨非常鼓励体育锻炼。
三代舰长朝仓丰次:富山县人,1916年海军兵学校44期毕业,海军炮术学校高等科毕业,海军大学甲种28期毕业,为人严谨正直,有“海军の乃木”之称。早年历任驱逐舰“羽风”、潜水母舰“迅鲸”炮术长、第2水雷战队参谋、联合舰队炮术参谋等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任重巡洋舰“高雄”舰长,参加了南进作战、阿留申作战、南太平洋海战、瓜岛海战等诸多作战,1943年12月6日出任“武藏”舰长,1944年5月晋升少将,率舰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同年8月11日卸任,战争结束时任第10方面舰队参谋长。

■“武藏”号三代舰长朝仓丰次(左)和四代舰长猪口敏平(右)。
四代舰长猪口敏平:鸟取县人,1918年海军兵学校46期毕业(10名),海军炮术学校高等科毕业,在海军中以精研海军炮术而闻名,是公认的炮术权威,多次出任海军炮术学校教官,著述颇丰。曾任轻巡洋舰“鬼怒”炮术长、第2水雷战队参谋、战列舰“扶桑”炮术长、第一舰队炮术参谋、横须贺炮术学校总教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历任轻巡洋舰“名取”、重巡洋舰“高雄”舰长,1944年8月11日出任“武藏”舰长,10月晋升少将,之后率舰参加莱特海战,在锡布延海海战中随“武藏”号同沉战死,追晋中将军衔。

■1944年10月22日,“武藏”号驶离锚地开赴莱特湾战场,两天后它在锡布延海被美军击沉。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大和”级战列舰“大和”号,“武藏号”一直被定义成日本海军的决战兵器,再加上认为它俩名字的特殊含义被认为关乎着日本国运,所以战场对它们来说倒还成了稀罕物。即便是当时瓜岛战役最胶着的时候,那无数次的战舰对轰,什么战列舰洗地亨德利机场,都跟它俩统统无关,所以变相也让这些历任舰长们不仅获得了很高的幸存率,还神奇的打开了晋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