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修一】物质输入输出题不会做?一节课拿下它!

2023-11-12 20:09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4-4 物质运输高考真题

1️⃣细胞吸水失水

2022·浙江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 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较高】

C. 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涨破【有细胞壁】

D. 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没有成熟大液泡】


2023·甲卷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C


2022·湖南

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I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胞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I浓度≥0.3 mol/L【可能溶质不只有NaCl】

B. 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 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2022·甲卷

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 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 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a>c,因为c先失水,多处来的水导致蔗糖溶液浓度下降,之后平衡】

D. 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2023·重庆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和表中试剂探究了透析袋的透性。当a为①、b为⑤,袋内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当a为②、b为③,水浴(55℃)后透析袋内、外均不出现砖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碘溶液能进入透析袋
  • 葡萄糖和斐林试剂无法透过去

A. 若a为①+②、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外最终会出现砖红色【都无法透过去】

B. 若a为①+②、b为⑤,透析袋外的溶液最终会出现蓝色【糖透不过去】

C. 若a为①+④、b为⑤,透析袋内的溶液最终会出现棕红色

D. 若a为①+④、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内最终会出现砖红色【都无法透过去】


2️⃣物质输入输出基础题

2022·上海

心肌细胞膜上的钙泵将钙离子泵出细胞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泵:主动运输

A. 消耗ATP,无需载体

B. 不消耗ATP,无需载体

C. 消耗ATP,需载体

D. 不消耗ATP,需载体


2023·甲卷

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 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 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 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红细胞和肌细胞可以协助扩散】


3️⃣物质输入输出材料题

2022·海南

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肌动蛋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B. 编码Co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

  • 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

C. Cofilin-1缺失可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

D. Co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2022·辽宁

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检测人唾液腺正常组织和水肿组织中3种AQP基因mRNA含量,发现AQPI和AQP3基因mRNA含量无变化,而水肿组织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组织的2.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唾液腺正常组织细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不同,有3种】

B. AQP蛋白与水分子可逆结合,转运水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ATP【没有结合】

C. 检测结果表明,只有AQP5蛋白参与人唾液腺水肿的形成【还有AQP1和AQP3】

D. 正常组织与水肿组织的水转运速率不同,与AQP蛋白的数量有关


2022·重庆

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释放铜离子的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中铜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入细胞需要能量【少到多,主动运输】

B. 转运具有方向性

C. 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不同,主动运输和胞吐】

D. 运输需要不同的载体【膜蛋白1和膜蛋白2】


2023·浙江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绑定带者出去】

C.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有关】

D.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膜】


2023·湖南

盐碱胁迫下植物应激反应产生的H₂O₂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禾本科农作物AT1蛋白通过调节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影响H₂O₂的跨膜转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PIP2s蛋白高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₂O₂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 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₂O₂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抑制】

C. 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禾本科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

D. 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改良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2022·乙卷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O₃⁻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O₃⁻的速率与O₂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判断NO₃⁻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依据是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氧气浓度小于a点,根细胞对NO₃⁻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

(2)O₂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₃⁻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此时载体蛋白达到饱和。

(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O₃⁻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判断的依据是甲的NO₃⁻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甲需要能量多,消耗氧气多。

(4)据图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根对NO₃⁻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定期松土。


2022·北京

芽殖酵母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为寻找调控蛋白分泌的相关基因,科学家以酸性磷酸酶(P酶)为指标,筛选酵母蛋白分泌突变株并进行了研究。

(1)酵母细胞中合成的分泌蛋白一般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膜外。

(2)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在酵母中筛选出蛋白分泌异常的突变株(sec1)。无磷酸盐培养液可促进酵母P酶的分泌,分泌到胞外的P酶活性可反映P酶的量。将酵母置于无磷酸盐培养液中,对sec1和野生型的胞外P酶检测结果如图。

据图可知,24°℃时sec1和野生型胞外P酶随时间而增加。转入37℃后,sec1胞外P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出分泌缺陷表型,表明sec1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突变株。

(3)37℃培养1h后电镜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sec1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由此推测野生型Sec1基因的功能是促进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4)由37°C转回24℃并加入蛋白合成抑制剂后,sec1胞外P酶重新增加。对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积累在分泌泡中的P酶分泌到细胞外。

(5)现已得到许多温度敏感型的蛋白分泌突变株。若要进一步确定某突变株的突变基因在37℃条件下影响蛋白分泌的哪一阶段,可作为鉴定指标的是:突变体。

A. 蛋白分泌受阻,在细胞内积累

B. 与蛋白分泌相关的胞内结构的形态、数量发生改变

C. 细胞分裂停止,逐渐死亡

【必修一】物质输入输出题不会做?一节课拿下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