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财长:美国想反对中国,欧盟则想与中国接触

文/刺客
据《参考消息》报道,在有关对中国实施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问题上,面对拜登政府没完没了的唠叨,荷兰终于忍不住。该国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公开叫板美国:荷兰不会草率地跟进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制造技术实施新限制。
在此之前,荷兰政府和光刻机制造巨头阿斯麦公司,为配合美国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已经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为此,阿斯麦公司被迫停止向中国出口最新的光刻机设备,导致该公司一年营业额减少15%左右。美国这时候还胁迫荷兰政府禁止阿斯麦公司向中国提供光刻机设备,这无疑就是在迫使该公司退出中国市场。
美国长期奉行单边保护主义,其外交政策基本都是建立在“美国利益”的基础上。至于盟友会在大国激烈竞争中会遭受多大的损失,并没有在华盛顿政客们考虑的范畴内。所以,美国无论是要求荷兰、韩国和日本对华实施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措施,还是要求欧洲盟友与中国的“经济脱钩”,都是立足于“美国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损人利己决定。
在有关对中国实施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问题上,截止目前,也只有美国独自在上窜下跳。至少在是否加入美国所谓“芯片联盟”问题上,韩国对此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应,而日本虽说表态支持拜登政府的相关政策,但并不同意扩大对中国芯片出口的管制范围。
美国相关盟友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在对华芯片出口问题上“挥刀自宫”。荷兰显然也不例外。对此,施赖纳马赫尔日前曾明确告诉美国政府:荷兰不能因为美国长达两年多的施压,就同意签字对中国实施光刻机出口新限制。阿斯麦公司如果屈服于美国的施压,将会减少5%的营收。
荷兰政府为维护自身利益公开中国向美国叫板,实际上只是欧洲大陆拒绝跟风美国反华的一个缩影。中国数年来一直蝉联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因此,在该地区,除了像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这类不入流小国外,其他国家都不愿意按照美国的要求与中国脱钩,法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悉,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今年4月份访华。尽管马克龙还没有启程,但他的内阁官员却公开向美国叫板。据环球网20日报道,法国财长勒梅尔当天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态:美国想反对中国,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却想与中国接触。因为巴黎坚信,在世界博弈上,中国必须参与其中,不能被排除在外。
诚然,在很多欧洲人的眼里,中国无论是经济总量、国际影响地位还是军事实力,实际上已成为了“超级大国”级别的国家。因此,包括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和经济衰退在内的全球性挑战,按照英国首相苏纳克的说法就是,在解决这些全球性挑战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欧洲将寸步难行”。
一场全球性大流行,加上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让欧洲一直引以为傲的经济、产业和国际影响力,几乎都被打回原形。而美国对于欧洲国家来说,除了擅于制造战乱巩固其在欧洲领导地位、擅于利用欧洲遭灾时趁火打劫掠夺其财富外,对欧洲地缘安全、产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其实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美国企图利用欧盟和北约这些附庸,鼓动欧洲国家反华。但事实证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在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虽说在欧洲有很多喉舌替美国站台呐喊,但包括法国、荷兰、意大利、德国甚至英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希望在某些国际重大事务上与中国合作,更不愿意在经贸领域上与中国脱钩。
所以说,法国与荷兰政府官员先后都向美国叫板,拒绝参与其反华阵营,这是欧洲大多数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缩影。毕竟,对很多欧洲国家来说,跟风美国挑起俄乌冲突,已经把欧洲折磨得遍体鳞伤。如果继续跟风美国遏制中国,等同于是在将自己推下灾难的深渊。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还指望欧洲盟友能够以牺牲自身经济利益为代价,协助其遏制中国,谁会干呢?因此,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日前刊文警告拜登政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希望通过打压他国发展来获利的行为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说,美国针对中国的遏制战略注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