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条约时代:龙夏“燕山”级战列舰

2022-07-15 13:00 作者:东西GVv  | 我要投稿

该级各舰:燕山、巫山、阴山

首舰开工于1923年3月5日,首舰下水于1926年2月11日,首舰服役于1926年5月15日,末舰服役于1926年9月22日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4200吨

满载排水量:40200吨

主炮:三座三联装SW—z3型383毫米45倍径舰炮

副炮:四座双联装SW—f3型125毫米39倍径高平两用炮

防空武器:18座双联装40毫米防空炮,30门20毫米机炮

装甲:主装甲带330毫米

水平装甲140毫米

炮塔正面装甲400毫米

炮塔侧面装甲240毫米

炮塔背面装甲230毫米

炮塔顶部装甲180毫米

炮座装甲350毫米

装甲隔仓110毫米

司令塔220—420毫米

锅炉:四台GL-3A型燃油锅炉

主机:四台TJ-4B型蒸汽轮机

功率:88000轴马力

推进:四轴四桨

最高航速:26节

续航力:9550海里/18节

舰长:208米

舰宽:29.8米

吃水:9.5米

舰员:1420名 战时:1950名

舰尾备有两架水上飞机

设计

1922年2月6日,《沪亭海军条约》签订,世界各国主力舰总吨位以及单舰吨位受到限制。

当然,为了保持军备,龙夏,自由联邦,英苏兰王国,东瀛等国均依照条约设计建造了共十艘主力舰,这些主力舰被当时人们戏称为“BIG TEN”。

《沪亭海军条约》签订之后,龙夏被迫将建造中的“长江”级战列舰停工拆解,但条约也允许龙夏建造一级新型战列舰,龙夏马上开始按照条约限制设计战列舰。

此时,东瀛的“长门”级,自由联邦的“科罗拉多”级都已经服役,英苏兰的“纳尔逊”级也在设计中,前两者都是装备了八门16英寸主炮的战舰,“纳尔逊”级也极有可能使用使用16英寸炮。

因此,龙夏要求新战舰必须装备405毫米主炮,但是,龙夏405毫米炮进展缓慢,即使龙夏在几个月内数次增加经费和催促进度,405毫米炮仍然无所进展,龙夏只得将405毫米炮换成改进后的383毫米炮。

1923年3月5日,燕山号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其余两舰也陆续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

“燕山”级主炮口径是“BIG TEN”中最小的,但其可以使用1008千克的超重型穿甲弹,其穿深超过当时所有的主力舰,海军方面对此也是喜出望外,如果强行采用405毫米炮,不仅穿深数据会很难看,甚至有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而改进后的383毫米炮就兼顾这两样,可靠的同时,穿深也十分恐怖。

这都要归功于龙夏强大的冶金工艺,同样的口径,龙夏火炮的穿深要强于世界各国10%,在装甲方面更是,同样厚度下,龙夏装甲钢的抗打击能力要超过自由联邦的10%。百分之十可能不是多高,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一点是有可能逆转战局的。

但是,“燕山”级最大的优势都不是这些,其最大的优势是其在建造时紧急更改一定上层建筑设计,给雷达预留出了位置。

1933年,巫山号装上了雷达,燕山号与阴山号也在1935年之前装上了雷达。

条约时代:龙夏“燕山”级战列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