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的含沙射影声明和提到的某企业的恶意诽谤背后是13年的明撕暗斗
格力、美的13年明撕暗斗,未分胜负
7月4日凌晨,格力发表声明表示网上存在恶意诽谤其“弄虚作假”是广东某某同行企业所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格力电器在声明中提及的广东某某同行企业,暗指美的集团——因为格力被取消中标资料后,美的控股子公司拿到了该项目的所有份额。美的方面表示暂无回应。
格力是否真正弄虚作假,又是否真被美的举报这事尚无定论。但确定的是,这事对格力的品牌伤害更大。格力和美的之间从明撕到暗斗已有十多年,“极点商业”对两者的恩怨进行了梳理。
*13年恩怨情仇,诉讼骂战不停
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07年以来,双方围绕技术专利、商标等发起的互诉案超过10余件,聚焦知识产权侵权,累计索赔金额近亿元,互有胜负。有家电观察人士总结,早期格力起诉美的较多,后来美的起诉格力较多,中间两家互有起诉。格力和美的诉讼范围多是实用新型专利,且并非涉及双方全部产品品类,不能直接表明一方的创新水平高于另一方,更多还是在舆论上占领高地。
诉讼之外,董明珠不放过任何机会表达对美的的愤怒,对美的的评价从“没诚信”到“小偷”。还在当年小米入股美的后说是“两个小偷的结合。”而美的少有的回应里是称格力“牛鬼蛇神”太多,绝不会用。双方员工在这种背景下经常互掐实名举报,而公司还会因披露的业绩是否合规也互相较量。
*业绩净利润相互交替,难分胜负
格力和美的均位于广东,前者位于珠海市,后者位于佛山市,分别称为各自领域国企和民营企业的代表。2007年,因双方业绩无限接近,恩怨被摆到了台面上,美的首次在营收额和净利润上双双超越格力。从那时开始的15年时间里,双方一直在近身肉搏中你追我赶,其业绩、净利润位置多次相互交替,却难以分出真正的胜败。
2012年,董明珠和方洪波分别接任格力、美的董事长,正式同台对垒。2013年格力与美的营收差距只有10余亿元,眼看就要夺下中国家电企业第一宝座。但在此之后,格力营收始终未能超过美的。原本净利润水平是格力领先,但2015年,美的再次在营收额和净利润方面超越格力。
在美的和格力难分难舍之际,还杀出新对手。奥克斯成为2019年一季度空调人气榜第二名。这让格力和美的因有了共同的敌人暂停战火。但截至目前,美的市值远超格力856亿元,再加上“举报事件”,两者战火再次重燃。
*格力和美的根本是不同企业
将一个单一品类做到极致,并保持高速增长,空调业务就是格力的航空母舰。美的在更多业务领域取得了成功,冰箱、洗衣机、各类小家电的营收都在业内位列第一梯队。但空调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过于依赖单品就将是发展劣势。
格力真正的问题,还是因为多元化始终没有做起来。格力虽然从2014年就开始多产业化布局,但其涉足领域都是重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行业,而且格力多元化布局缺乏逻辑,布局是受到热点事件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审慎论证的结果。相比之下,美的营收结构显然更加健康,第二、三产业赛道羽翼丰满,未来想象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