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球谐振陀螺仪市场研究与前景预测报告(简版)

半球谐振陀螺是基于哥氏振动原理的新型固体振动陀螺,利用轴对称球壳结构的径向驻波振动敏感基 座旋转。由3个主要部件组成:半球形谐振子、力发生器及壳体和基座上的传感器。半球谐振子多用熔融石英制成,为半球状薄壁弹性壳体,内外表面镀有金属,作为传感器和力发生器的电机。力发生器和传感器由多个电极构成,每个电极与谐振子上的金属层构成一对极板,力发生器用来对谐振子施加激振力,传感器用来检测振动波形相对基座的偏转角。
半球谐振陀螺仪具有结构简单、启动时间短、可承受大过载、物理特性稳定、高可靠性和超长寿命的优势,是最有潜力实现高精度、小型化、低成本的陀螺仪,已经成为国内外惯性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2022年中国半球谐振陀螺仪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1.97亿元,预计2029年可以达到到2.76亿元,2023-2029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75%。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Safran Electronics & Defense、中电26所等,按收入计,2022年中国市场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99.22%的市场份额。
从产品产品类型方面来看,直径30mm半球谐振陀螺仪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29年份额将达到71.26%。同时就应用来看,航空航天在2022年份额大约是26.02%,未来几年(2024-2029)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大约为6.06%。
半球谐振陀螺以其结构简单、高可靠、长寿命、高精度等显著特点,是继光学陀螺之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应用证明在空间领域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是高价值导航领域优选产品,并且国外在产品化、系列化应用中处于领先水平。国内在半球谐振陀螺研究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不能适应型号产品需求,仍要加强制造工艺研究,提高精度,提升产品化水平,力争实现国产化应用。
▌半球谐振陀螺仪行业供应链分析
【上游情况】半球谐振陀螺仪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石英材料行业和精密机械制造行业。石英材料是半球谐振子的重要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谐振器的基板,以及温度补偿元件等。石英材料行业的发展水平和产能水平对于半球谐振陀螺仪的品质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中游】半球谐振陀螺仪是惯性导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和方向,以及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从而实现物体的定位和导航。中游行业是惯性导航系统的制造商和集成商,主要涉及到半球谐振陀螺仪、加速度计、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技术。这些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惯性导航系统。
【下游情况】半球谐振陀螺仪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在军用领域,半球谐振陀螺仪主要应用于卫星、导弹、战斗机、舰艇等军事装备上,用于提高装备的导航、定位和姿态控制精度,从而提高军事装备的作战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装备的普及,对半球谐振陀螺仪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在民用领域,半球谐振陀螺仪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是半球谐振陀螺仪在民用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和无人机需要精确的导航和姿态控制,半球谐振陀螺仪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惯性导航和姿态控制解决方案,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此外,半球谐振陀螺仪还可以应用于船舶、火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上,提高其导航和姿态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以上数据信息来源恒州博智调研机构出版的【2023-2029中国半球谐振陀螺仪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完整版报告,本研究项目旨在梳理半球谐振陀螺仪领域产品系列,洞悉行业特点、市场存量空间及增量空间,并结合市场发展前景判断半球谐振陀螺仪领域内各类竞争者所处地位。
本报告研究中国市场半球谐振陀螺仪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全球及本土半球谐振陀螺仪生产商,呈现这些厂商在中国市场的半球谐振陀螺仪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此外,针对半球谐振陀螺仪产品本身的细分增长情况,如不同半球谐振陀螺仪产品类型、价格、销量、收入,不同应用半球谐振陀螺仪的市场销量等,本文也做了深入分析。历史数据为2018至2022年,预测数据为2023至2029年。
详细内容请参考恒州博智完整版本报告,申请报告样本联系恒州博智,半球谐振陀螺仪行业报告研究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