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同人】蓝色之泪第四十五章:北极冰原
舰队在暴风雪中完全依靠仪表和雷达航行,企业贴在低于舰桥内气温的舷窗上看向外面,能见度极低,连甲板也只能勉强看到。
雷达和声呐上如环境般空白,尼亚保持巡航速度航行。企业打开热感观察也很难看清外面,不过比目视观察清晰多了。为了防止舰队内部发生碰撞,尼亚让舰娘们把军舰重组成舰装放在了指挥舰上。
这艘指挥舰是以前放在基地里的备用舰,基于鸢尾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改装,仅修改了通讯加密系统和部分辅助机械,其余系统均保持了原厂。
厨房里贝尔法斯特正在学着逸仙的样子用东煌风格的茶具泡茶,突然厨房里灯光变成了红色,照明瞬间按了下来。茶具随着指挥舰紧急减速向桌子外滑去,逸仙伸手将其拦住推向桌子的另一边。
“指挥官,发生什么事了?”逸仙拿起对讲联络舰桥。
当指挥舰距冰原仅有几公里时声呐和雷达都发出了警报,企业也从热感镜中看到了冰原边缘的轮廓:“指挥官,前面有冰面。”
尼亚紧急倒转螺旋桨减速:“看到了,很宽,我们绕不过去。所有人准备应对冲击!”
指挥舰仅修改了通讯加密,其他部分仍保持了原厂状态,也就是说这不是艘破冰船。舰首猛的撞在冰块上,外壳大幅向内凹去。冰块压向舰体内部,舱室受到严重的破坏,指挥舰被碰撞的阻力撞停下来。
“阿芙乐尔,航道阻塞,停止前进;停止前进。”
阿芙乐尔没有回话,尼亚安排企业继续呼叫,带上鹦鹉螺走向舰首的舱室检查受损情况。西北风级采用的双层船壳起到了作用,船壳虽然大幅度凹陷却没有进水,指挥舰没有沉没的危险,但船壳的受损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如果再碰撞一次船壳就抗不住了。
“嘟——!”暴风雪中传来阵阵汽笛长鸣。“我去,这都什么事啊。”尼亚抱起鹦鹉螺跑到舰桥中:“所有人都到舰桥里来,阿芙乐尔她们要撞上来了。”
4艘战舰紧急减速,走在最前面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减速不及,撞进了冰块,舰首船壳被冰块撞穿露出里面的结构。
第二艘驱逐舰擦着指挥舰撞在冰块上,受损要轻一些,没有被撞穿。
走在第三位置的黄蜂级两栖登陆舰在躲闪浮冰时撞在了第一艘驱逐舰的尾部,给第一艘驱逐舰造成了更严重的损伤。
只有第四艘两栖登陆舰及时停了下来,幸免于难。“企业,没联系到他们吗?”尼亚从舰桥里起身问。
“没有,通讯一直中断。”
“现在倒也不用联络就是了。”尼亚走出舰桥拿起扩音器大声问:“没看清路?”
“对不起,中将。声呐和雷达上什么都没有。”
“先堵住船上的缺口,看看有没有人受伤。等天气好点放飞无人机看看怎么回事。”
“是,中将。”
天气逐渐好转,一片无际的冰原出现在舰队面前,战舰就撞在这片冰原上。
“伤亡情况怎么样?”
“3人受轻伤,1人腿骨骨折,是摔倒时撞在了门槛上,已经控制住伤情了。”
“放飞无人机;重新与卫星连接,看看前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明白,无人机起飞。”贝尔法斯特控制升降机从机库里将无人机送上飞行甲板,无人机转起螺旋桨离开甲板向前方飞去。
企业重新建立与卫星的连接,查看卫星图片:“指挥官,前面的航道都没有了。”
“什么?现在不是北冰洋封冻的季节啊。”尼亚接过电脑,卫星照片显示从摩尔曼斯克到舰队随处的位置;从北极永冻冰层到西伯利亚,蔚蓝的北冰洋都被白色冰原所覆盖,北冰洋航线被完全切断。
“查看冰层的厚度,看看破冰船能不能破开。”
“是。”北冰洋司令部的水手穿好保暖衣物下船利用声呐和钻孔确认冰层厚度;鹦鹉螺预热舰装潜入水下用声呐查看冰层。
查看冰层厚度用了很久,敦刻尔克利用这段时间烤出了几盘披萨供应指挥舰。尼亚拿起一块披萨用力咬一口,烤的略焦的香肠带有淡淡的糊味,是非常好的衬托;奶酪质量非常高,味道浓郁,拉出的丝长而不断;柔软的面饼轻易就可以咬穿,与烤盘接触的底部还带有一些韧性:“厉害,敦刻尔克,这可比利托里奥做的披萨好吃。”
“谢谢指挥官。”敦刻尔克端上了更多的披萨。
尼亚又拿起一块披萨按下对讲:“鹦鹉螺,冰层厚度怎么样?”
“现在测量到的厚度已经哒到了100米,我还在继续测量。”
“不用测了,这个厚度破不开。”尼亚更换频道问向旁边的驱逐舰:“测量到厚度了吗?”
“已知达到50米厚。”
“把他们都叫回来吧,吃点东西。我这边测到100米还没到底,破冰船破不开这么厚的冰,我们再重新做计划吧。”
“是,我这就叫他们回来。”
“指挥官,鹦鹉螺小姐回来了。”鹦鹉螺被贝尔法斯特用粉色毛毯裹住抱进了舰桥。
“辛苦了鹦鹉螺。来,吃披萨。”鹦鹉螺轻咬下一口,奶酪丝长而不断拉出了数米。
“呦,好香啊。”卡马洛夫走进指挥舰舰桥问:“接下来怎么做?”
尼亚递给卡马洛夫一块披萨说:“通知北冰洋司令部,派船来支援;再派架航程够远的直升机把伤员送回去。我们弃船,你和阿芙乐尔她们留在这联络中继,保持通讯畅通,我们需要撤退的后路,。”
“你要怎么走,冰原把航道都堵住了,摩尔曼斯克和普罗维杰尼亚不能通航了。”
“开车,车库里有越野车。”
“行,我把部队分到其他舰上。”卡马洛夫接过敦刻尔克端来的两盘披萨离开了指挥舰。
塔什干用吊车从车库中取出经过改装的丰田海拉克斯皮卡,众人穿好厚厚的羽绒服下船。海拉克斯皮卡在交付前被送到冰岛的Arctic Trucks公司进行改装,原厂的轮胎和4×4驱动方式满足不了联合海军陆战队以及特种作战司令部在北极行动的需求。
联合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选择了对海拉克斯皮卡进行最顶级的改装,前后车桥被分别移动,并引入了一条新的车桥;6条来自诺记的44英寸轮胎被装上车桥,大尺寸轮胎分散了车重,气压更是可以放低至0.2bar来增大接地面积,避免卡车陷进北极的冰雪中;换用尺寸更小的刹车系统以安装小尺寸轮毂,获得更大的轮胎扁平比。
传动轴也被延长,由4×4变为6×6驱动;为了对抗巨大的轮胎,传动轴经过加强,防止被扭断;原厂油箱被扩大,巨大的副油箱也被装车,里面充满了抗冻的柴油和航空煤油的混合物,极难挂蜡和凝固并且拥有相当的续航里程。
原厂的车斗也被更加简单坚固的钢制车斗取代,里面装满了燃料、帐篷和食品;底盘部位特别是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分动箱和油箱的位置加装厚厚的钢制护板,保护重要部位不会被坚硬的冰块撞坏;最后Arctic Trucks公司去除了原厂的油漆,重新喷涂雪地迷彩,原厂的颜色在雪地里太过明显。
之所以采用海拉克斯皮卡进行改装而不是购买专用的极地载具,联合海军司令部给尼亚的解释是:北方联合无法向北极部队供应充足的车辆,采用皮卡进行改装是能保证供应充足的办法;而且海拉克斯是联合海军标准用车之一,方便驾驶员的训练。
尼亚对此没有异议,有熟悉的车开更好。企业和逸仙收起舰装减小占用的空间坐进车里,尼亚解下步枪放在驾驶舱的一边,挤进车中。即使三人的身高都没有超过1米8,厚重的羽绒服还是让车内显的非常拥挤。
塔什干共取出了三台海拉克斯AT44 6×6,鹦鹉螺和大青花鱼从舰装中弹出车把、履带和雪橇板,将舰装作为雪地摩托使用,当然舰装上的武器仍能正常工作。
“我们出发了。”尼亚用对讲向阿芙乐尔和卡马洛夫说。
“我们会在这里等指挥官回来的。”
“注意安全,我已经申请了支援,发现不对赶紧回来。”
鹦鹉螺和大青花鱼按下油门,履带卷起积雪推动雪地摩托向前飘去,尼亚大力踩下油门,6×6卡车轰鸣着跟了上去。
车队在冰原上狂奔,雪地摩托和卡车不断弹跳起来,轮胎和悬架高强度工作吸收掉震动保证载具平稳的行驶。轮胎的气压很低,胎壁几乎趴在地面上,不知情的人肯定会以为轮胎没气了。
“哈哈哈,罗西亚,再开快一点。”贪玩的爱斯基摩人踩着滑雪板,拽着绳子由苏维埃罗西亚的卡车拖行。
“这孩子,未免太活跃了。”尼亚从后视镜里看着玩的开心的爱斯基摩人。
“毕竟她是除了北方联合舰娘和东煌舰娘之外最擅长在冰雪中活动的。”贝尔法斯特开着第二台卡车用对讲向尼亚说。
尼亚视线回到前方,大青花鱼和鹦鹉螺的履带卷起积雪刨向半空,浮雪又落到卡车的风挡上。尼亚间断刮掉浮雪保持视野清晰,原厂的中控屏幕已经被拆除,中控台上布满了GPS和电脑;方向盘左侧是尼亚自己带来的北斗系统终端,两个定位系统一起工作确保定位准确;电脑通过支架扭转向企业侧,显示地图和海图;另一个电脑负责接收卫星云图。
看时间不早了,尼亚联络大青花鱼和鹦鹉螺:“跟我走,交换位置。”
“是,指挥官。”大青花鱼和鹦鹉螺减速让过尼亚的卡车,尼亚加速上前带领车队转向:“我们去找一块更坚固的冰面扎营。”
“现在吗?”企业看看表问。
“对,极昼的时候我想我们还是早点休息,免得生物钟混乱。”尼亚扭过电脑查看海图的冰层的情况挑选合适的扎营地点。
尼亚慢慢停下车,贝尔法斯特和苏维埃罗西亚在尼亚旁边停好。尼亚从车斗里取下帐篷和发电机,贝尔法斯特架起卫星天线接收信号。
苏维埃罗西亚和爱斯基摩人支好帐篷,企业在帐篷中摆好睡袋和电脑,尼亚打开电脑连接卫星联络司令部:“我是尼亚,北冰洋现在无法无法通航,我需要地面部队的支援。”
“我是谢菲尔德将军,我派了一支第80团的快反部队正在向你那边过去。”
“有多少人?”
“是第80团快反部队的一部分。”
“没有别的人了?”
“他们也人手吃紧,西伯利亚那边出了大事,第22团也在往那赶。尼娜找你。”谢菲尔德将信号转给在东煌的尼娜。
尼娜按下话筒:“我把你新的指挥舰装到运输机上了,从大连起飞直接空投给你,虽然没完成栖装,但武器和轮机能用。”
“这就足够了。”
“你看到了吗?”豹2A7坦克车长从潜望镜里看向外面,北极圈里的降雪来的格外早,西伯利亚已经被皑皑白雪覆盖。潜望镜中一个长、高均达数百米的白色巨型物体矗立积雪中。
从直升机上看去,物体奇怪的线条走向勾勒出塞壬量产船的形状,火炮棱角分明,看起来是某种隐身设计;通体由塞壬量产船常用的黑色被漆为白色。
“它怎么会到这来?”飞行员驾驶直升机环绕塞壬量产船飞行,侧头看向地面;武器操作员也向左看去,机腹的机炮也一同向左侧转动瞄准。
地面部队的指挥官走下装甲车用望远镜观察塞壬量产船,通体雪白的船身压垮了数百米的森林,铁幕般拦住了去路;第80团的装甲部队已经成L型包围了它。
直升机和固定翼战斗机、攻击机不断飞过上空警戒、侦查,快反部队正在准备绳降到上面查看,不过很快就被安全的担忧取消了任务。塞壬量产船出现在陆地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尼娜也将这件事告诉了尼亚,企业盯着无人机传过来的画面。
爱斯基摩人和水星纪念在营地旁边盖起了雪屋,还为雪屋修建了围墙,当逸仙问为什么要建围墙时,她们回答是为了做为掩体使用。
当晚,气温骤降,狂风撕扯着拉住帐篷的绳索,卫星天线在狂风中倾倒,虽然不影响接收信号,但扶正也要费一番功夫。帐篷的布面也随着风摇晃,电暖在发电机的驱动下始终保持住了帐篷内的温度不至于难受。
暴风雪中,冰原发出碰撞的声音,一个尖锐的角状物体冲破冰层。触手型的黑影从中爬出,身后还拖着一只双髻鲨。
双髻鲨似乎对待遇很不满:“凭什么你们都有那么好的舰装却能随便摸鱼,我只有这么简陋的舰装却要干最遭罪的任务,我要罢工!”
“这次你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和一个测试者送到他手里,听明白了吗?这是她的命令。”观察者摇起触手把净化者扔到远处,身旁的测试者随即追了过去,丢掉净化者后观察者回到角型物体内再次潜回水下,冰面几乎在同时恢复了原状。
“气死我了,明明我不是最早出生的,舰装却没比你们好多少。”净化者的拳头愤怒的砸向冰面。
“我不明白你在为什么生气。”测试者平静没有语气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净化者看看测试者:“你怎么可能知道不能转移意识的人的痛苦。”
“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没有证据佐证你的抱怨。”
“随便你明不明白。”净化者起身拍落身上的雪,调高舰装的温度飞上空中,测试者紧跟在后面消失在暴风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