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祭故友——醍醐自省掷了笔
有道是笔已在手,气已存胸,则不可不吐;弓弩开张,箭在弦上,则不可不发。
下笔如神靠得就是那股神韵。
然故意讨伐檄文反而丢了那韵味,以至于酿成大错。
太直白了。
人世讲究“弯曲通幽有情”,“直来直去是无情”。
自古至今,我们的文化都不推崇“直”。
直来直去的混的都欠佳。
不是这世道错了,那种一杆子捅到底的布局叫做“煞”,力道太冲,杀伤力太大,对人有害无益。
挺凶的一股力量,直接来了跟你硬扛,你就算能接住,对你自己也是自损八百的损害;
你给出了一千斤的力,对方直接被你打死了,或者成了世仇,将来你的善后成本就注定会上升;
一股很凶的力量,要是转上几个弯抵消掉一部分,把速度降下来,坐下来,力道就没那么冲的,甚至能化敌为友。
关于我那喜欢孙权的故友,其实被他人剖析得很明白了。
所有人说东时 必然会有人说西 因为有流量 他们也知道葛公千古 他们心里也佩服 但你得给人家吃那碗饭的机会
不由自省,既已割席,为何非要惦记呢?
无他,能耐大了,眼里容不得沙了。
唉,读史,没有大定力,确实会走火入魔。即使明白了那些道理——
我真的明白了吗?明白后应用到生命中去了吗?没有应用那和没明白有区别吗?
真的懂了吗?真的做了吗?
人的理论是一回事,见识是一回事,将理论深刻的结合见识后成为人生的算法,又是一回事。
知道真知本身就很看缘分了,能做到更是难上加难。
这不断膨胀的业火,这颗没有满足的心啊。
啥叫不智,这就是。
天欲其亡,必让其狂。
老天有的时候会给予某个要打掉的人不适合他能力和底蕴的恩赏与待遇,然后静静的看着他膨胀骄纵自绝于人民,随后再替天行道的拿掉他。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个永远躲不过去的命题。
得时刻作为提醒自己的座右铭。
每个人都会膨胀,都会有不知道自己姓啥的时候,区别在于根器不同,承受能力和自省能力不同。
多多修炼自己,多多提升自己的级别,省的有一天“礼遇弥重”砸过来的时候自己被有意或无意的捧杀。

人有多大器量,接多大福报。
一个小马扎上放一吨的重量,那马扎肯定粉粉碎。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