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三部曲时间线梳理







四个年轻貌美的高中啦啦队员被一个有着多重人格与精神分裂症的凯文(詹姆斯·麦卡沃伊饰)绑架,恰被正在追捕凯文人格分裂化身“野兽”的大卫(布鲁斯·威利斯饰)所救。当两人对峙时,他们都被埃莉(莎拉·保罗森饰)逮捕并被送进了玻璃先生(缪尔·杰克逊 饰)待的精神病院。这些就是美国最新超级英雄类电影《玻璃先生》所要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内容。而电影后半段,则用超激烈打斗场景来证明人类的超能力。或许,超能力并不是虚假的,只是我们是被表面现象遮蔽了双眼不愿意去相信而已。
《玻璃先生》影片接着就进入他们在精神病院治疗的阶段。医院里一共就三个病人,凯文,大卫和玻璃先生,这部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个人感觉比较太长了和比较沉闷,唯一就是色彩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三个人逃出精神病院后进入影片三人对决的高潮部分,玻璃先生承认制造了火车脱轨杀死了凯文的父亲,但是更沉浸在创造了超级英雄的凯文和大卫的喜悦当中,最后被凯文打死。而大卫则与凯文进行了一场强度不是太大的打斗,后被一个特警按在水坑里溺死。凯茜尝试将凯文从野兽状态唤回,终于成功,刚回来的凯文则被警察开枪击中要害,这一段凯文几种人格的转换拍的有点意思。
《玻璃先生》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油画的调色板,虽说,有时候单一颜色就牢牢的吸引住了观众,但是,更多时候则采用多种色彩的运用,来对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色彩的选择大幅度的提升了影片的整体质量。影片中间大约一个小时时间基本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埃莉对凯文、大卫和玻璃先生治疗的过程,导演沙马兰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诠释角色的不同,采用淡黄色是是为了展示凯文多种人格分裂的表现,采用柔和的蓝色和绿色来表现出了大卫的想象,而玻璃先生则全身紫色,色彩选择除了和黑皮肤很相配以外,最重要的是突出了玻璃先生的思想的恐怖。
《玻璃先生》是颇受欢迎的电影《不死劫》和《分裂》的续集,从某些角度来说,被称呼为《分裂2》或许更加合理。在《不死劫》结尾,玻璃先生被送到一个精神病院,看玻璃先生如此颓废的样子,他应该在这里被关了19年。凯文在《分裂》的结尾成功逍遥法外,并秘密进行着一项改变世界的计划,打算让那些从没有体验过痛苦的人受罪。而在餐厅吃饭的大卫透过电视知道了凯文的消息后决定追缉他,这些情节都能衔接上来。不过作为三部曲的完结篇,该片给人感觉并不完美,导演竟然五分钟写死了三名重量级演员,给人感觉是导演许下一个很大的承诺,而最后这三个人都非常憋屈地死掉,让我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当然,大卫淹死在一个只比他脸大,这超级英雄的落幕是不是太有喜剧性。
《玻璃先生》中凯文的扮演者詹姆斯·麦卡沃伊高超演技值得一聊,他在本作中的表现要比《分裂》中还要狂野,在影片中快速的完成从一个人格转换到另一个人格的过程,这让我一度甚至以为詹姆斯·麦卡沃伊本人就是人格分裂患者。相对于凯文来说,影片给我的感觉是留给大卫的时间太少,布鲁斯·威利斯表演精彩的地方少而不说,最后那么憋屈的死去。19年前的同一批演员的回归富有创意,延续热映的《不死劫》的话题,这么几个有趣的角色,明明可以拍出一个更精彩的电影,总体给我感觉有点虎头蛇尾。
《玻璃先生》导演沙马兰扩展了电影《不死劫》的原创构思,以一种不确定性的朦胧感将剧情推动下去,给人感觉目的是向观众传递超能力者或许真实存在。“他们是超人吗”的感觉始终环绕在我的脑海里,大卫和凯文甚至自己都误以为这完全是自己的幻想,直到玻璃先生对他们的劝说才使得他们相信自己真正拥有超能力,或许这些都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超能力的存在。此外,影片中还多次出现漫画书,甚至电视机上竟然播放着老版《蝙蝠侠》的电影,从这里来看,这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悬疑动作电影,就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玻璃先生》全片长129分钟,目前豆瓣评分并不是太高只有6.3分,这或许是由于影片太过于沉闷有关,不过,到是主演们的精彩演技为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导演对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接下来会怎么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结果稍嫌简单。《玻璃先生》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由于已经有了一个具有超能力的正义伙伴和危险怪物,这俩互扛就打的差不多了,而玻璃先生并没有超能力,并不能亲手参与打架,他在电影里所起的作用是为了促成二个具有超能力的人的冲突。从我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最后打斗非常精彩,虽然没有其他超级英雄类电影那么大的打斗场面,也没有电闪雷鸣的能力,但是有着人们对超能力的恐惧,推荐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