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战后反对纳粹,“日本也是”

2021-10-20 04:36 作者:摘星子  | 我要投稿

这几天日本有两件和二战历史有关的新闻,一件是新上任的岸田文雄用首相名义给招魂社供奉祭品,另一件是大阪新开了一家纳粹主题酒吧,仅开业一周就被骂到关门。

国内网友总是感叹德国和日本对二战认罪态度的不同,实际上在“反对纳粹”这点上,德日舆论还是趋近一致的。日本右翼一边积极“洗白”本国战犯,一边忙着和纳粹划清界限,甚至还把“纳粹”帽子扣到当年的受害国头上(认为纳粹是当年日本盟友而“加以肯定”的声音也有,但显然是非主流)。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德国战犯被清算得比较彻底,而日本战犯多被包庇(苏联有没有参与战后占领影响很大)。由于日本右翼依然拥有政治权力【战犯岸信介(安倍晋三的外公)竟然还能在战后做首相】,导致战前日本军国主义捆绑爱国主义的情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战后日本左翼运动曾风起云涌,左翼力量至今在文化教育界还有一席之地,但他们没有很好地将爱国主义从军国主义里剥离出来,而是选择连爱国主义思想一起批判,为今天的招魂社问题难以解决埋下了伏笔(即我们眼里的战犯,在非左翼日本人眼里成了为国捐躯的“英灵”)。

二是纳粹的受害者(主要是犹太人)如今更有国际话语权,而作为日本主要受害者的中朝(韩)却往往被掌握全球舆论至高点的西方世界所忽视(比如自媒体人“波士顿圆脸”就在留学期间就亲身感受到这种差别)。而且英美等战胜国列强对“有色人种”犯下的罪行和日本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双标”之下催生出日本的“反战败”思想。

此外德国和日本对二战认罪态度不同还和其政治形势有关。德国处在北约、欧盟体系之内,必须要和法国为首的邻国和解。而日本是美国用来遏制苏联、中国的桥头堡,与邻国关系不好才符合其定位。

当前西方世界“向右转”的苗头越来越明显,指望日本自己解决历史问题几乎没有希望。破局的关键还是在于中国实力的强大和国家话语权的上升。


德国战后反对纳粹,“日本也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