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习方法,让你事半功倍
学习成绩好的人不是因为偷偷在被窝里多看了两个小时的书,也不是考前疯狂刷刷刷。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学霸们都有自成体系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中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秘笈!
在开始之前,我一定要告诉大家,在了解学习方法之前首先要认识自己,如果连自己的学习状态都不了解的话,盲目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反而是有过无功。所以,我希望大家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搞清楚问题后,就会收获满满。

第一,你什么时候学习效率最高?
根据我学生时代的经验来看,我的朋友们倾向于两种时间段,有的是早上学习状态饱满,一口气可以完成很多任务那种,有的是早上没睡醒,到了晚上精神特别好,一口气能把两套试卷昨晚那种。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真是挺大的,千万不要盲目地学习别人的作息时间啊!
如果还不清楚自己的学习效率什么时候最高的话,那就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在不同的时间做同样的任务,然后检验哪个时间段是完成得最好的。弄清楚学习效率后,就可以科学分配学习任务,达到最好效果。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以我为例,我就是早上记忆力比较好,所以早上我会选择完成一些记忆性的任务,比如说语文诗歌、英语课文和单词以及数学公式。
晚上我会做数学难题,因为晚上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蹭蹭直上,高中的时候我一度希望高考数学安排在晚上,我一定可以考满分!(也不是)我周围的同学也都是千奇八怪的作息,总而言之呢,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生物钟和学习效率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你知道如何平衡科目之间的关系吗?
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容易顾此失彼,抓着这个就掉了那个,总是不能把每科都照顾到,尤其是刚刚进入高中时。不管在哪个阶段我们的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要合理分配各科时间做到“雨露均沾”就显得十分重要。主科为主,其他为辅;弱科为主,强项为辅。
记住这样的原则,主辅两者是时间和精力上的差异,但是也不能过于偏向某一科。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学会转换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什么意思呢?比如,今天下午主要学习对象是数学,但是总不能一下午四五个小时都只看数学吧。这个时候应该穿插其他科目以调节长时间集中在同一科目的疲劳感。这样既缓解了疲劳,还学习了几门课,达到了学科分配的均衡。
第三,你真的是在学习吗?
这个问题肯定让很多人都蒙头转向的。我不在学习我能在干嘛!我的意思是真正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其实真的不长。可能你学习了20分钟,突然有人给你发来消息,然后回复消息后,手就自然地打开了各种社交软件,微博开始刷起来……时间就过去了。我建议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尽量远离电子产品,我的多次学习实验证明,我们总是无法控制自己蠢蠢欲动的手。

如果大家好好反思以上三点,并且认真去执行,大家就会收获一大波让人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了!更多学习干货持续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