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题库

2023-03-12 00:04 作者:BabySiuTung  | 我要投稿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题库!

1.WHO推荐的成人皮肤采血部位是()。

A.耳垂

B.大拇指

C.环指

D.足跟内外侧

E.任何皮肤完好部位

【答案】C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集左手无名指(环指)指端内侧血液,婴幼儿可采集大副址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严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2.外周血出现泪滴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最可能的疾病是()。

A.缺铁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肾衰竭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

【答案】B

【解析】泪滴形红细胞见于贫血、骨髓纤维化和正常人。有核红细胞见于:新生儿、增生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慢性骨髓增生疾病(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因此外周血出现泪滴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最可能的疾病是骨髓纤维化。

3.关于魏氏法血沉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109mmol/L的草酸钠溶液作抗疑剂

B.抗凝剂与血液按1:4混匀

C.血沉管需清洁

D.血沉管必须垂直

E.测定温度最好是18~25℃

【答案】A

【解析】页,魏氏法血沉测定取109mmol/L枸檬酸钠0.4ml于试管中。

4.嗜酸性粒细胞少可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猩红热急性期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伤寒急性期

E.寄生虫病

【答案】D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极期。

5.使尿比密降低的因素是()。

A.混有×射线造影剂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蛋白尿

E.含有葡萄糖

【答案】C

6.脑脊液静置12~24h出现薄膜,常见于()。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答案】A

【解析】正常脑脊液静置12~24h后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脑脊液形成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有关,脑脊液内蛋白质超过10g/L时可以出现薄膜、凝块和沉淀物。①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呈块状凝固;②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③蛛网膜下腔梗阻时,远端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④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

7.渗出液总蛋白与血清总蛋白的比值,一般大于()

A.0.1

B.0.2

C.0.5

D.0.6

E.1.0

【答案】C

【解析】蛋白定量试验:漏出液的蛋白总量常<25g/L,渗出液蛋白总量常>30g/L,但界限不特异。一般以胸液蛋白与血清蛋白(同日)的比值来鉴定,界限为0.5:如>0.5,则为渗出液,<0.5为漏出液。

8.POx染色阳性最强的白血病细胞是()。

A.FAB-M1

B.FAB-M3

C.FAB-M3

D.FAB-M4

E.FAB-M5

【答案】C

9.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可见()。

A.尿17-KS个、血浆ACTH1

B.尿17-KS1、血浆ACTH个

C.尿17-KS个、血浆ACTH个

D.尿17-KS1、血浆ACTH。

E.尿17-KS1、血浆ACTH无变化

【答案】B

10.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则抗原的方法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捕获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A项,ELISA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是双抗体夹心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双位点一步法。B项,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C项,竞争法主要用于则定小分子抗原,也可以测定抗体。D项,捕获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某些抗体亚型成分(如gM)的则定。

.......

>>>本文为资料目录汇总>>>完整版及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完整版>>>百度>>>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复制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题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