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82)

2023-02-15 12:00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图片 2.1-03】老E

  发表于2010所属于经典系列的老E,是NERF历史上第二款电动气缸式发射器。

  其也是首个采用弹匣式载弹的电动气缸式发射器。

  老E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8发,发射经典内置弹,全自动发射,采用6节1号电池驱动。

  关于老E的部分杂谈与简介,请参考前文。

  从结构来看,老E的结构源于长狙版的直塞式气缸结构。老E推杆未发射时即挂在释放上,其内部的省力齿轮组拉动气缸前移时,推杆不动,当气缸迁移至足够位置并使得吃弹杆吃进一枚软弹后,自动释放推杆发射。从这点来看,老E所采用的电动气缸已经与BB波箱出现了本质的不同。

  当发射完成后,老E的直塞式气缸会在复位弹簧的推动下复位,这回使得气缸推杆等部件撞击壳体,这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老E的后座力的由来。

  老E的这种内购运行原理是为了适应弹匣载弹而特化的,无法使用在其他模式上,并且这种模式对比火神的结构更加复杂,极易出现问题,这可能是后期不再推出全新的弹匣式电动气缸式发射器的原因所在。

  原色老E可能是欧版与美版差异最大的发射器,欧版不知因何原因,取消了美版标配的支架握把,着实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图片 2.1-04】蓬20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1年所属于DT系列的蓬10和蓬20,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弹轮式载弹的电动气缸式发射器。

  从内构来看,这两款发射器应源于火神,但内构做了大量简化,最大的优化在于取消了手动上膛结构,发射器实现自动释放,而无需经由释放零件。

  蓬20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20发,发射DT沾粘弹,全自动发射,采用6节2号电池驱动。

  蓬20的弹轮类似于AS20,分为内外两层,锯齿形排列。两层的设计可以极大的减小发射器大论的大小,最终缩小发射器的体积。而锯齿状的排列方式使得弹轮每旋转一轮,只会有一枚软弹正对气缸,被气缸供气发射。

  蓬20所采用的弹轮旋转历史悠久,相同的结构最早可以追述到1999年发表的狂野之火,而狂野之火的旋转结构可以认为是1992年发表的导弹风暴的轨道旋转系统的变体。这种结构与小牛的棘轮系统很相似,唯一的不同在于,小牛的棘轮位于弹轮后独立存在,蓬20的棘轮则位于弹轮得边缘集成为一体。关于这种结构的旋转结构的简介与杂谈,请参考前文。

  蓬20有两种版本,区别在于扳机颜色,其一为橙机,其二为蓝机。据一些资料显示,蓝机的性能优于橙机。

  值得一提的是,蓬20带有DT系列唯一的可以拆卸的尾托,遗憾的是,并非模块化。

  蓬10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10发,发射DT沾粘弹,采用6节5号电池驱动。

  蓬10可以看作是蓬20的简化版本,简化项目在于体积与载弹量,这使得其体积更小,同时由于载弹量缩减为10发,所以使得弹轮步进的结构,由蓬20弹轮之上,改为了与常规的弹轮式发射器一致的棘轮。

  发射器名虽为Speedswarm,但实际上,在使用同样的普通电池的前提下,蓬10的射速还不及蓬20.

  有趣的事,蓬10只有蓝机版本,没有证据显示其存在过橙机。

【图片 2.1-05】 木兰蓬10 (POWERBELLE· REBELLE·2013)

  发表于2013年所属于木兰系列的木兰蓬10,为NERF历史上第5把电动汽缸式发射器。

  木兰蓬10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10发,发射精英弹,全自动发射,采用6节5号电池驱动。

  木兰蓬10可以认为蓬10的异色版,诚然,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据两把发射器的细微差距来看,木兰蓬10为独立的新款发射器。

  根据资料网站的说法,木兰蓬10除了外观做了一定的修改以外,内构也有改动。未经证实的说法是,木兰蓬10的气缸要大于蓬10的气缸,配合增强的弹簧,使得木兰蓬10的官方射程增加至75FT。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8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