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贾宝玉与茗烟打的哑谜究竟有何深意?从“引梦香”到“梦甜香”再到“醒梦香”

2020-12-12 17:40 作者:云笺说红楼  | 我要投稿

贾宝玉与茗烟打的哑谜究竟有何深意?从“引梦香”到“梦甜香”再到“醒梦香”

我们都知道,根据我在上面给出的链接里文章的详细分析得出结论,那就是《红楼梦》一书中讲述的那一场风月繁华的故事,其实是跟随主人公贾宝玉做了一场大梦,而这场梦最终是要消散的,梦是要醒的,贾宝玉作为一个幻影最终是要化灰化烟,随风飘散的。因而前八十回中作者多次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暗示,我也曾经在文中分析过,梦甜香是一种隐喻性质的存在,暗示书中的人物都是在梦中,当他们深深沉溺于梦境的时候,也就是梦最甜的时候,所以称为梦甜香。但是梦甜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因为做梦也是有过程的,先开始入梦,然后是香梦沉酣,也就是梦最沉迷,最甜的时候,并且最后还是要梦醒的。

而《红楼梦》前八十回,并不止有“梦甜香”一种隐喻性质的香而已,还有引贾宝玉入梦时的香,那就是引梦香,引梦香在正文里并没有明写它的名称,但是脂批却点出其名,且看原文:

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甲戌侧批:此香名“引梦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甲戌侧批:刻骨吸髓之情景,如何想得来,又如何写得来?[进房如梦境。]】

在宝玉初次进入秦可卿卧室的时候,就闻到一股细细的甜香,脂批说这香的名称就是“引梦香”并且脂批还在后面说进房如梦境,表明进了秦可卿卧室便等于进入了梦境。这之后,宝玉便在秦可卿卧室中跟随秦氏的引导,梦游了太虚幻境。表明引梦香真的起到了标识引入梦境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携带通灵宝玉出生的那一刻起,其实就已经算是他造劫历世的开端了,那个时候人生大梦就已经开始,镜中的历幻也已经开始,可是到了梦游太虚幻境时,贾宝玉与幻境中的可卿仙子有了云雨之欢之后,贾宝玉从一个男孩变成了一个男人,才开始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成年期,成年人才懂得谈恋爱。之前都是懵懂的小儿女,是不曾懂得品过“情”的滋味的。等于说梦游太虚幻境中的一段经历,是贾宝玉的成人礼。这之后,贾宝玉便与袭人发生了关系,与袭人发生关系则是红尘幻境中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这之后在贾府历经的那一场红楼大梦中的梦幻情缘才正式拉开序幕,在梦游太虚以后,宝、黛、钗以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其他一些情缘和人事的情感纠葛才真正意义上慢慢开始展开,换句话说,秦可卿房中的引梦香,不止是作用于引导贾宝玉进入了太虚幻境这样的梦境,还有广义上的含义,即自此以后,贾宝玉真正意义上被引导进入了红楼大梦的那一场梦幻情缘之中,经历成年人的爱情,历经感情纠葛,偿清冤孽(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情孽)之后,才摆脱情孽的纠缠,大彻大悟,从梦中醒来的。

而引梦香又是梦甜香的前辈,在引入贾宝玉进入红楼大梦的梦幻情缘中以后,引梦香便随着秦可卿的香消玉殒结束了自己引入梦境的任务,从书中消失了,再也不曾出现过。接替引梦香的是“梦甜香”。梦甜香最初总是出现在大观园里起诗社做诗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作者还描述了一下这种香的情况:




侍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庚辰双行夹批:看他单写黛玉。】迎春又令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

我曾经说过,梦甜香出现在作诗的时候,是因为贾宝玉与园中姊妹们欢聚一堂,起诗社做诗就是贾宝玉那一场大梦中最香最甜的部分,也就是说,与引梦香的引梦作用不同,梦甜香是隐喻梦境最令人沉迷,最酣甜的那一段时光。作者描述梦甜香是只有三寸来长,并且易于燃烬,所以用来作为做诗的时间限制。三寸者,三春的谐音也,易烬,表明三春易逝,三春去后,众芳飘零,梦也就不再甜了,而是快要醒了,三春的意象以及春逝和鲜花的残败飘零在我之前的文章里反复提及,《红楼梦》的诗,花签,判词还是曲词甚至是秦可卿托梦时的预言,都反复提到三春,那不仅是指贾府的三个名字里有春的姐妹纷纷离去后,贾府开始彻底败落,同时也隐喻着从春天开始,到春天盛放,再到春天逝去的三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贾府末世由兴而衰,大观园众女儿如鲜花开始绽放到盛开再到凋零残败的过程,而用梦甜香隐喻三春,表明三春的过程,其实是从梦开始的地方,再到渐入佳境,香梦沉酣,到最后又易于燃烬,表明三春和美梦的短暂,直至最后梦醒的过程。

梦甜香最后一次在前八十回原著中出现,则非常的神秘,那就是当宝玉想问王道士要治疗女人“妒病”的药方的时候,同茗烟一起打的一个哑谜,原文如下:

宝玉命李贵等:"你们且出去散散。这屋里人多,越发蒸臭了。"李贵等听说,且都出去自便,只留下茗烟一人。这茗烟手内点着一枝梦甜香,【庚辰双行夹批:于前文一出。】宝玉命他坐在身旁,却倚在他身上。

这个哑谜,被后面宝玉明说是要治女人妒病的药,而很容易被人理解为这个哑谜是隐指女子的嫉妒之心的,然而为什么茗烟点着一枝梦甜香,宝玉又依靠在他身上就能暗指女人生妒这回事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也是反反复复思考了很多年以后,才隐约觉得可能的真相是这样的,其含义还是与梦甜香有关。梦甜香既然隐喻梦境的沉酣,表明人在梦中,沉迷其中,或痴或贪,被紧锁在欲望的迷津之中,而不知回头,而《红楼梦》的主旨就是唤醒迷人,度化他们,令其中的亿兆痴人迷途知返后大彻大悟的。而女子的痴与妒在作者及他所处的时代看来,就是深深的沉溺梦境的一种表现,越是嫉妒的厉害,就越是深深的沉迷梦境,不知道缩手,不知道回头。而茗烟拿着梦甜香就是隐指这场红楼大梦的,而宝玉则代表那些嫉妒的女子,他倚在茗烟身上,表明那些嫉妒的女子沉溺在梦境中,而且还是深深的沉迷,不知醒悟,因为茗烟拿的是梦甜香,表明这种沉溺的程度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才像深深的做梦一样,自以为是甜梦,而不知是一场空幻。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古代女子被迫接受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那本来就是对女子的一种压迫,女子由妒生恨,最后又将恨还是转嫁到另外的女子身上是旧时代女性共同的悲哀,那本是封建男权制度的产物,无论是妒恨的女人,还是被妒恨的女人,都是这种不公制度的牺牲品。但是在作者的时代却视女子处于这种被压迫的阶级地位为平常,在他笔下的主人公贾宝玉看来,像王熙凤恶毒害死尤二姐,夏金桂毒害香菱,都只不过是因为她们病了,他能想到的也只是找到一种神奇的药方治好她们的“妒病”,倘或能治好,她们就还是好女子,并且治好了妒病,那些被嫉妒被毒害的女子也就可以不再受苦。这些全都是宝玉对身边女子的悲悯之心。但他不可能想出彻底推翻这个制度的法子,因为那意味着彻底的反叛和革命,他做不到,作者受时代所限制,即使思想境界高于他同时代的人,但也未必有那么先进的思想,甚至宝玉自己都梦想着将来娇妻美妾的生活,有黛玉有袭人同死同归的相伴。所以在作者笔下,这些善妒而又做出令人发指的恶毒坏事的女子,也只是沉溺梦境深深不能自拔的入世迷人而已。现在这些迷人死死倚在梦甜香上,沉睡不醒,等到未来大梦终醒,她们也迟早是要遭到报应后落得一场空的。

最后来说一说“醒梦香”,《红楼梦》前八十回无论正文还是脂批根本没有“醒梦香”的存在,因为“醒梦香”是我自己发明的,但是却并非毫无依据。我是这样认为的,入梦的时候有引梦香,香梦沉酣的时候有梦甜香,那么到了梦醒之时,也必然会有一种东西与引梦香、梦甜香相呼应,令贾宝玉最终梦醒,但是,我们都知道,最终导致贾宝玉梦醒的是甄宝玉送来的通灵宝玉,但是我依然认为“醒梦香”是可能存在的。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醒梦香可能未必是真正唤醒贾宝玉的东西,唤醒他的只可能是通灵宝玉,而醒梦香表达的是另外一种含义,那就是“时间的刻度”,是提醒读者,也是提醒贾宝玉,到了梦该醒的时候了。不单醒梦香是如此,引梦香和梦甜香也是如此,分别提醒我们,现在主人公贾宝玉该入梦了,或者贾宝玉现在正是深深沉浸入梦境中的时刻。而这个“时间的刻度”跟香这种东西的功能是分不开的。香在古代经常用来做不太精确的计时器用,例如,我们常常看古代小说里面会提到:过了一柱香或者半柱香的时间,用香燃烧的程度来做为计量时间的单位,而在《红楼梦》中,作诗的时候也是用三寸长的梦甜香来做为限时器,在规定时间内(香燃烬之前)作出好诗才能算赢家。因而,作者正是用了“香”这种东西的日常计时功能,分别用“引梦”、“梦甜”和“醒梦”来作为时间的刻度,来告诉我们,这一场红楼大梦,做到了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了。最初是入梦,然后是香梦正甜,此后是梦醒。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一定要 用香来提示梦做到什么程度的原因。所以在八十回后,贾宝玉梦醒之前,应该也闻到了一股特殊的冷寒彻骨的香气,那就是醒梦香,提醒我们到了梦醒的时候了。

最后作者到底会怎样描写这个“醒梦香”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八十回后,一定存在着类似这种唤醒梦中人的东西,与前面的引梦香和梦甜香呼应,从而完成提示读者梦中人到了最终醒悟的时刻了,从引梦到梦甜再到梦醒,完成了一整个做了一场红楼大梦的全过程的时间刻度。


贾宝玉与茗烟打的哑谜究竟有何深意?从“引梦香”到“梦甜香”再到“醒梦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