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外时尚教育?时尚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如何?个人应如何应对?

引言
随着国家开放,中外大学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大学合作的培训项目也越来越多,在这些合作中,有的提供学历,有的是非学历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和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该如何理性地分析自己的理想、继续深造方向与未来岗位之间的关系与机会呢?
以下讨论仅代表讨论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及冷芸的观点。

以下讨论来自于冷芸时尚圈群友讨论。更多关于课程的资讯,请见文中与文末。
参与者
冷芸时尚圈4群群友
时间:2019年7月28日
主题:如何看待中外时尚教育?时尚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如何?个人应如何应对?
庄主: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庄主简介: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纺织集团)工作,经历过销售、HR、经营管理岗位,其中在集团总部担任人力资源部工作长达13年。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领导进行高管领导人员管理,重点是考察、选拔和培训工作。个人对领导力比较有思考和研究,目前是中欧商业在线的企业顾问委员会委员。近4年,专注于时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讨论提纲
一、时尚教育与服装设计、软包设计、珠宝设计等专业的关系。在大学招生时,纯艺术专业、平面设计、数字设计专业更受欢迎的原因。
二、中外时尚教育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比。
三、非时尚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想从事时尚行业,应如何看待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四、拥有不同体制、规模、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的公司对人才职业发展的影响?
如何看待中外时尚教育?时尚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如何?个人应如何应对?
一、时尚教育与服装设计、软包设计、珠宝设计等专业的关系。在大学招生时,纯艺术专业、平面设计、数字设计专业更受欢迎的原因。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各位群友好,我是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的校长吕雯俊。从学校毕业后,我一直在东方国际集团(上海纺织集团)工作,经历过销售、HR、经营管理岗位,其中在集团总部担任人力资源部工作长达13年。我主要负责协助领导进行高管领导人员管理,重点是考察、选拔和培训工作。我个人对于领导力有所思考和研究,目前是中欧商业在线的企业顾问委员会委员。近4年来,我主要专注于时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欢迎资历丰厚的老师。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话题:时尚教育与服装设计、软包设计、珠宝设计等专业的关系。在大学招生时,为什么纯艺术专业、平面设计、数字设计专业更受欢迎呢?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这是个值得深度挖掘的话题呢!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时尚,这个词是从英文单词Fashion翻译过来的。国外有不少学院叫Fashion Institute,这些学院通常负责服装及服饰设计及制作的教学。但服装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之间也会有区分,例如把服装制作和服装设计分开,也有学院把服装设计与服装工程放在一起。
刘刘-上海-上海时尚教育:
时尚教育应该是包括服装设计、软包设计、珠宝设计等专业吧?也许范围还会更广,比如包含很热门的时尚买手专业等等。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国内大学里自称是时尚学院的不多,因为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历史的学院,比较多的是用服装学院,基本以服装工程教育为主。在80年代后期,中国才开始设置服装设计专业,中央美院最早,东华大学也比较早地开设了这个专业。由于服装设计是归于设计类,而设计又归于艺术大类,所以更多的院校都是成立艺术设计学院,把纯艺术专业、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配饰设计,甚至表演专业都放在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体系中。
目前大家比较能接受的诠释是:时尚教育主要是指服装与服饰设计,一般也包含形象设计。时尚产业则可以从内向外分为四层:核心是服装;外圈是配饰,如包包、鞋子、帽子、围巾等;再外圈是珠宝首饰、高档手表等;最外圈则是广义的时尚生活方式。普通人,都把时尚和一线品牌对接起来,所以感觉时尚产业高大上,但当你身处时尚行业的核心,服装与服饰产业从业人员的内心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用两个字形容:辛苦。
刘刘-上海-上海时尚教育:
国内大多数的服装学校会把设计与工程放在一个专业。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国内艺术类的教育可谓鱼龙混杂啊!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是的,但其实设计和工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门类。
Chloe-广州-4群副群主:
以前我们学校的服装类就分为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表演三个专业。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很多文化生也可以读服装设计与工程,即便他们一点基础也没有。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但把二者完全分开也对学生的学习不利。服装行业需要经过系统学习及培养的复合型人才。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服装设计和服装表演可以归于艺术大类。
Chloe-广州-4群副群主:
是的,这两类主要也是招艺术生。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如果有工程的底子,做设计会更有基础。
刘刘-上海-上海时尚教育:
对。这样才会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是可以实现的。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在香港理工大学,服装专业招生不限制文理科,也不是归于艺术类。
小结:
1、时尚教育主要是指服装与服饰设计,一般也包含形象设计。时尚产业则可以从内向外分为四层:核心是服装;外圈是配饰,如包包、鞋子、帽子、围巾等;再外圈是珠宝首饰、高档手表等;最外圈则是广义的时尚生活方式。
2、在大学招生时,纯艺术专业、平面设计、数字设计专业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艺术设计类教育历史较短、发展空间较大,且这些专业所学习的内容有趣不枯燥;艺术类招生看重的是艺术天分,对文化课分数要求相对较低。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长按二维码查看详情👀

二、中外时尚教育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比。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当下的中国,需要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人才,或者说是对这二者都能有所理解的人才。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其教育和产业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一般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都有完整产业链的实训室且配备兼职老师,这些老师都具备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我去过英国不少服装设计学校,从面料设计到服装设计,实训室配的设备都非常齐全,至少目前,我在中国的学校没有看到过那么齐全的设备设施。而且,中国的设计专业起步也较晚,设计专业该怎么去教?在许多方面,中国还需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做法。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他们的底子厚啊!工业文明没断层过。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随着服装生产智能化和设计智能化,不会操作服装生产或设计软件智能生产的人根本无法在有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工作。
刘刘-上海-上海时尚教育:
中国的设计教学主要涉及技术层面的比较多,但在创意层面很少 。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毕竟做高定的人是不多的。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嗯嗯。大多人会做淘宝电商吧?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这种情况一代会比一代好。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香港因为历史原因,在教育方面传承英国的做法比较明显。且设计专业不分文理,画画主要教如何用设计软件画画,这点与大陆差异比较大。英国和香港的研究生都是只有1年时间,其实真正学习的时间很短,加上还要写毕业论文、答辩和寒暑假。因此即便教学理念合理,但学习时间太短也仍是个问题。当然对优秀学生来说,依然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法国(意大利)因为教育体系的关系,在这个专业上私立学校比较多,且大多偏向于职业教育。不管是设计和制作,都更强调动手,强调从企业岗位需要的角度进行教学。老师往往从企业如何策划下一季产品的角度来教学生,所以,毕业的学生能较快地融入企业。这两个国家也有公办大学开设的服装设计类专业,但从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通常更容易被行业接受。
中国目前更多的是在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德国是有法律来保障学生实习的,我相信中国未来也会如此。
Chloe-广州-4群副群主:
在国内的设计院校上学时,我感觉就是太多理论的东西,没有很多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和实践机会,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靠自学。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在80年代中国有服装设计专业之前,培养人才都是靠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当然,在服装产业链中有很多岗位,并非所有岗位都要学服装设计与制作的。但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时尚教育,所以话题便偏向设计与制作了。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IFA Paris有开设时尚科技这一项目。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时尚加科技,我理解其核心就是艺术加技术。
Lynn-上海-婚纱设计:
我赞同。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我们集团在2004年提出过“科技与时尚”。但要落地,还是需要细分再细分的。当我们把一个岗位需要的技能拆分到很小的行为时,都是可以找到对应的专业的。
刘刘-上海-上海时尚教育:
2004年就提出科技与时尚,你们还是非常有远见的。现在时尚与科技依然是非常热的话题,科技对时尚产业的影响非常大。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我觉得时尚另一方面还涉及到商业管理。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时尚商业,偏向市场营销了。但目前各学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传授的都是可以涵盖各个行业的通用型知识。对于时尚行业或者服装行业来说,每个领域都有它特殊性,都需要个别研究。
Chloe-广州-4群副群主:
也就是说时尚管理会学得比较宽泛吧?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时尚管理,比时尚商业的范畴还要宽。它涉及到人、财、物,属于经营管理范畴。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我非常好奇,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我本人是东华大学的工商管理毕业的,但学的内容无法与时尚管理一一对应。首先,在时尚(服装)类企业中,中小企业比较多。太理论的经营管理思路不能完全适应企业,这需要企业家自己分析,有选择性的应用。
威廉-上海-4群副群主:
我个人有咨询过,时尚管理的分类很多,其中有买手方向,也有时尚编辑等方向。
Jane-上海-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校长:
时尚管理,从教育学科方面来看,是不存在这样一个专业的,只是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买手,是西方成熟的服装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岗位。目前的学历教育传授的只是历史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或现象,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情况都不一样,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也无法避免。中国受西方时尚媒体的影响比较广,所以中国的时尚产业出现了很多新岗位、新名词。买手,就是近10年才在中国被大家谈论。
小结:
当下的中国,需要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服装产业生产智能化和设计智能化,不会操作生产或设计软件,不懂智能生产的人根本无法在有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工作。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其教育和产业的联系比较紧密。一般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都有完整产业链的实训室且配备兼职老师,这些老师都具备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香港,因为历史原因,在教育方面传承英国的做法比较明显:设计专业不分文理。且英国和香港的研究生都是只有1年时间,其实真正学习的时间很短。
法国(意大利)在这个专业上私立学校比较多,且大多偏向于职业教育。不管是设计和制作,都更强调动手,强调从企业岗位需要的角度进行教学,但私立学校的理论储备略显薄弱。
中国目前更多的是在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德国是有法律来保障学生实习的,我相信中国未来也会如此。
三、非时尚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想从事时尚行业,应如何看待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四、拥有不同体制、规模、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的公司对人才职业发展的影响?
...
以上讨论来自于冷芸时尚圈群友讨论。更多关于课程的资讯,请见文中与文末。
阅读全文请长按(扫)↓二维码

文章编辑:Yoonam
审核:Cherika Chen,Jane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今后与您分享更多精彩!
欢迎扫码了解更多课程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