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我的璀璨人生

2023-07-31 21:23 作者:上吉一颗橘  | 我要投稿

原文:

我们在规划人生路线时,需要一些模版,以此来激活并坚持自己的人生,让它有意义,并让它与他人的人生交织在一起,从中体现他人的存在与认同。20世纪70年代有几部由当时的女权主义者执导的电影就为独立女性们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例如,1979年上映的,由吉利安·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执导的《我的璀璨生涯》(Ma brillante carrière)。(注: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女权运动先驱迈尔斯·富兰克林(Miles Franklin,1879-1954)的第一部小说。)在片中,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饰演的西碧拉·梅尔文(Sybylla Melvyn)是一位19世纪的澳大利亚年轻女孩。她摇摆于富庶的母亲家族与贫穷的父亲农场之间。作为一个古怪、欢乐且热爱艺术的女性,西碧拉反对婚姻之路。她爱上了一个有钱的富二代。经过一番曲折后,他向她求婚,但她拒绝了。“我不想在还没经历过我的人生前就成为别人人生的一部分。”她抱歉地向他解释道。她向他吐露想写作的心声:“这件事我必须现在就做。而且我得自己去做。”最后一幕里,她完成了一份手稿。当把手稿寄给编辑后,她靠在田野的栅栏上,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品味着幸福的滋味。

一个不包含男人与爱情在内的美满结局:这结局如此特别,即便我就是为了这份特别才看的这部电影,但它还是震撼到了我。当西碧拉回绝恋人的求婚时,有一部分的我是理解她的(“我不想变成某人的太太,然后每年生一个孩子。”她对他说道。),但有另一部分的我忍不住想对她喊:“即便如此,女人啊,你确定吗?”毕竟在电影上映的那个年代,拒绝婚姻的潜台词就是彻底拒绝经历爱情。然而,之后的情况就不同了:1969年,纽约的女性联盟向国会分发的传单上宣称“让婚姻见鬼去吧,不用男人”(注:援引自劳利·丽斯(Laurie Lisle),《没有小孩:挑战无子羞耻》(Without child.Chanllenging the Stigma of Childlessness),Ballantine Books,纽约,1996年。)。这让西碧拉的抉择蒙上了悲壮的色彩,但也凸显出其激进的主张:是的,对于女人来说,高过一切的也是实现自己的志向。

«“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莫娜·肖莱 著

崔月玲 译

«“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我的璀璨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