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传统媒体污化Uzi?《人物》!热度不能乱蹭,请尊重电子竞技?请尊重为之努力的选手!

2020-06-08 20:33 作者:水生Chimera  | 我要投稿

《人物》创刊于1980年,由国家级权威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主办。创刊时以刊载名人传记和当代高端人物报道为主,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以权威、专业、人文与历史积淀著称,被读者、研究者及业界同行誉为“当代史记”。 

《人物》提供中文世界原创的人物报道。报道对象锁定对当下中国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强调文本的优美和深度,触及人物的内心、悲喜和情感。其核心竞争力和定位是中文世界领先的非虚构故事的提供者。 


而在2020年6月8日下午,其微博自媒体账号发表了一篇名为“uzi,「神」退役了”的文章,在文章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时间线错误,人物经历错误,人物外号的意淫,引用电竞选手花边新闻,将不同比赛场次经历混为一谈,武断猜测电竞选手内心,甚至对选手外貌进行恶评,造谣选手经历,我们不清楚《人物》是否采访了uzi,还是在阴阳怪气,但文中甚至出现了对uzi的内心猜测,令读者费解。

情绪化评价布满了文章的后半段,我们很难理解这篇文章是如何通过的编辑审核。在看完这篇关于uzi的内容后,我大致查询了《人物》杂志微博自媒体账号的更新频率,一个月高达20篇以上,点赞在1000到五百之间浮动,而评论多数却都在百条以下,评论少的主要原因是官方开启了评论审核功能,人物杂志开启评论审核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而关于uzi的这篇文章,由于内容上的漏洞百出,引发了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的口诛笔伐,短短三个小时。也许是迫于压力,人物微博官方自媒体删除了在微博平台的这篇文章。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而这三个小时,有多少对电子竞技不了解的人进行了拜读,多少人会产生对整个电竞行业的误会?《人物》至此文发布前,没有道歉,没有声明,而我,很庆幸,辛亏这是电子竞技,他不关食品安全,不管他人健康,最主要的是,写错了,不会关生命。

我不禁想问一句,这种捕风捉影的态度,对吗?记得柴静在看见中曾问过自己的主任这样一句话,我的这档节目这点讽刺之意都不能流露吗?柴静的主任回答说,记者,要疑问,不要质问,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而现在的自媒体,是否沾染了过多的情绪?但其实作为新媒体的《人物》杂志,仅仅是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

在如今自媒体大热的同时,无数官方自媒体账号纷纷注册,涌入各大平台,有些官方以爆炸式的信息轰炸,来获得流量,在热门话题下为自己引流,甚至工号私用。

不由得问一句,难道他们带了一个自字,就能成为随意表达情绪的挡箭牌吗?

前一阵,某教师为自己的偶像拉票,甚至在课堂上进行宣传自己的偶像,上了新闻,老师在课堂上,过分的代入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绪,这仅仅是老师本人对职业操守的践踏?又或是媒体大环境职业道德底线一再拉低带来的小小社会缩影呢?

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网络时代的降临,已经无限拉低了发言的门槛,作为一位普通人,可以随意的向自媒体投稿,我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教学视频,而不用考教师资格证书,我可以在互联网平台建立属于自己的公众号,自媒体。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大型的,专业的,曾经被群众信任的,自媒体账号,是不是应该加强内容审核管控机制,降低普通群众对内容真实性的筛选难度?

谣言,流言,虚假信息,花边新闻等等等等,媒体,其实一直都是滋生它们的温床,而在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的现在,踏入新媒体行业的传统媒体从业者是不是应该携带那一份“记者精神”到来,而不是抛下“记者精神”去和网络自媒体比创意?

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让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六岁儿童,都能在非专业平台接受到各种个样的信息内容。电视,已经逐渐退出历史主流舞台,在网络为王的时代,大年龄网络用户,依然保持着对传统媒体的那一份信任。知名品牌的官方,似乎就意味着靠谱与真实。而如果连它们都陷入搏眼球,蹭热度,以至于失去了群众的那份信赖,那么在如今网络,那些弱势的网络群体,到底应该去相信谁? 

时至截稿,《人物》杂志依然保留着微信公众号平台的“uzi,「神」退役了”这一文章,公众号与趣头条等平台相对于其他平台开放的环境,明显显得闭塞很多,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加贫瘠,而且大龄和低龄网友更难获得多元化的信息。

而错误,也会在这些平台和处在两端年龄网友中传播的更加广泛,更加持久,这次,错误的是不会影响生活的体育人物,是相对娱乐的事件,那么下次,谁能保证会是什么呢?


传统媒体污化Uzi?《人物》!热度不能乱蹭,请尊重电子竞技?请尊重为之努力的选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