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员模拟战争107—决战墨尔本

1981年4月30日,中联18支航空母舰编队齐聚澳大利亚东南海域并完全封锁了这段区域,影子舰队已经没有足够的海军来进行扭转局势的海战。因此影子舰队决定收缩防线至本土并开始调回部署在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巨型战列舰编队。5月1日,中联第1集团军、第2方面军与第3方面军凭借空中优势开始沿整个特拉拉尔根海岸线进攻,影子舰队第8兵团不甘示弱,随之利用山林与云雾天气发动了一次标准且完美的“三叉戟战术”,将2个空降师全员降落在中联第1集团军楔式突击线的中后方并对前段进行分割包围。这场行动由影子舰队中将Clerk进行,但Clerk不幸死于这场行动。中联第1集团军在被偷袭后展现了极强的组织力,任意分散的人只要聚集到10人以上规模都能立刻重新编制(虽然这与影子舰队无法击溃中联通讯空中部队密切相关)。5月4日,中联第4集团军登陆吉朗,正在进行围攻行动的第8兵团被迫留下1个师后赶往墨尔本保护副元首府(讲真,但凡影子舰队让莉温斯顿这种莽中带狠打法的人掌控,中联不一定能赢)。
中联海军在3日晚掩护第3方面军在洛恩的登陆行动,但登陆并不顺利,尤其是3日晚间4艘影子舰队护卫舰成功偷袭OV-14航空母舰并致其沉没后,空军形势变得更糟。Poctan并不打算让更多的东面纵队轰炸机去支援西面的辅助作战,但在新任司令长官Dosen的压力下还是派出了一批由120架迷雾-19组成的航空营与第4集团军的6个防空营。在南美洲战事中影子舰队采用的计策仍然在吉朗战役中生效,尽管中联每小时超过5000架的出击次数十分惊人,但影子舰队使用各种手段让只有1700架每小时出击的航空部队夺取了重要位置的制空权。Tan决心在这次行动中对自己的空军加以磨练和改革,同时也为了减少迷雾-19的伤亡率,大量的BF-109P被生产出来并由类似无线电引导的指挥方式填充部分战区的空中空白,进而将重要且先进的前线航空旅投入到关键位置。
1981年5月15日,中联陆地部队在10天的高激烈交战中渐渐接近了墨尔本,令损失庞大的中联陆军振奋的是Nejar少校的5个装甲旅在1天内攻陷了西侧重镇巴勒瑞特(尽管少校在此次行动中阵亡),第四帝国的陆军援助连也到达特拉拉尔根。受损严重的第3方面军在编入第2方面军后配合第1集团军对墨尔本的影子舰队第6集团军、第7集团军展开从未有过的全面强攻。
“在那次出访中,我见过十分恐怖却的确存在的事情,是一个四人炮兵小组一天打裂了3门榴弹炮,更离谱的是,几乎整个炮兵旅都这样做;每门榴弹炮正在以每分钟12颗的超常规速度进行24小时发射,我很怀疑这些士兵是否原本就没有听力。”(取自《Mosile传》)中联源源不断地将数以万吨计的炮弹和导弹运往前线、第1集团军甚至出现了190辆火箭发射车由于射击过于频繁自燃的情况。
“第1集团军打出了3个苏联火炮军的轰炸密度,至于士兵们不用担心,并不如德军军官团所说,我们的炮兵每2小时换岗,且都配备了相当先进的隔声隔振系统。”(取自《中立国联邦作战汇报》,顺带一提,该年至1985年中联花费89万亿元用于制造炮兵防护设备,因为声音是真的大)
如此高的火炮密度使影子舰队的部队完全无法支撑,因此在5月19日,墨尔本失守,第6、第7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影子舰队不得不宣布投降,因为毫无置疑,中联完全有能力继续这样的进攻,第4、第5方面军甚至没有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