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且唯一,产业交易操作系统(华世界echOS)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比消费互联网空间更大,链路更长,但也更难去进行互联网渗透、改造的一个链路。
整个中国2020年的批发商的营业额大概是73万亿,相比整个全社会的40万亿的社会零售总额接近大了一倍,同时还不包含整个批发环节以外的,比如说制造商与制造商之间直接进行采买这种交易,其实整个产业交易侧的话,大概是消费侧两倍这样大的一个数据。
之所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比较难,原因也在于它跟消费互联网模式有很大的差异:消费互联网其实底层逻辑是一个流量变现的逻辑,有了量之后可能会形成一种集中化的这种趋势,而产业互联网固有属性,具体如下:
1. 它是一个全链条的,就是从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的一个联络。
2. 它连接的组织也非常多,涉及的关系协调的复杂度也比较多。
3. 它的专业性比较强,很多的产业互联网都有自己的垂直赛道的分割,细分行业比如说工业品、特殊赛道。
这种专业性、复杂度以及长链路,目前是限制着产业互联网的大踏步的发展。相对难改造,涉及的主体复杂,但其实也有它自己的独特的规律。如果我们硬去套这种消费互联网模式,用到产业互联网,目前看是行不通的,这种模式其实也被很多这种平台验证过。
流量并不能解决整个产业互联网的根本问题。
而正是由于产业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单纯B2B的产业电商平台,而是从核心的交易服务延伸到生产流通、仓配、物流金融等衍生的这种生产服务环节,进行一个综合服务化升级,最后才形成产业链的集成服务体系。
B2B其实在后面阶段应该是实现彻底的以产业互联为目标,对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赋能,对供应链侧进行一个资源整合和优化,去掉或减少整个产业链中低效或者是不增值的环节,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这种效率。
华世界其实从成立之初,立足于改想改变整个产业交易侧的流通,所以我们一直是足于B2B的交易,前4年一直是通过做大建材方向的B2B的真实交易,沉淀积累了300亿的成交额,也在整个B2B交易的技术底层进行了一个深度的探索。我们的志向是未来将技术底层的这种能力赋能拓展到全行业,赋能给整个B端企业流通侧的产业交易企业。
所以,华世界其实是深耕产业交易互联网领域,致力于打造全新的产业互联的基础设施,成为产业交易的操作系统,即ech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