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子》白话译文翻译1原序
《无能子》白话文 原文如下: 无能子余忘形友也,少博学寡欲,长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黄巢乱,避地流转,不常所处,冻馁淡如也。光启三年,天子在褒,四方犹兵,无能子寓于左辅景氏民舍,自晦也。民舍之陋,杂处其间,循循如也。昼好卧不寐,卧则笔札一二纸,兴则怀之,而不余示。自仲春壬申至季春巳亥,盈数十纸卷而囊之,似有所著者。余窃得之,多记所传所见,或尝与昆弟朋友问答之言,其旨归于明自然之理、极性命之端,自然无作、性命无欲,是以略礼教而外世务焉。知之者不待喻而信,不知者能无罪乎。余因析为品目,凡三十四篇,编上中下三卷,自与知之者共之尔。余盖具审无能子行止中藏,故不述其姓名,游宦焉。 浅析: 无能子是一位隐士,是作者的忘形之交。他年轻时博学寡欲,擅长穷究道理和探寻本性,直至领悟天命。黄巢叛乱时,他为躲避战乱四处流离,居无定所,尽管面临困苦,他却淡然处之。光启三年(887年),天子在褒,四方仍然战乱不断。无能子寄居于左辅景氏民舍,韬光养晦。民舍简陋,他却安之若素。白天,他喜欢卧床休息,有时会写一两页纸,兴致一来就收藏起来,不轻易示人。自仲春壬申(2月22日)至季春巳亥(4月29日),他积累了数十页纸,将其装进囊中,似乎在创作什么。我偷偷得到了这些纸张,发现其中大多记录了他所传所见的故事,或者是他与兄弟朋友的问答之言,旨在阐明自然之道、探究性命之本,强调自然无为、性命无欲,因此,他对礼仪教化和世俗事务不太关注。明白这一点的人无需多言便能深信,不明白的人难道不会心生愧疚吗?我将这些内容分为三十四篇,编为上中下三卷,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赏。我深知无能子的品行举止和内心修养,所以未提及他的姓名和仕途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