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分手的应对举措

2020-09-11 00:55 作者:四眼鲍牙妹  | 我要投稿

女生提出“分手吧”。

 

排除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排除坚不可摧的主观意志,抛出的这句话更像是一种“能不能有所改变”的谈判。

 

常见原因有“不太合适”,那么就会产生“哪方面不合适”的进一步细究。

 

嫌货才是买货人。

 

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地方,就可以逐一处理。

 

而前进的阻碍在于,谈判的对方既不会条分缕析的表明疏漏,又不会满怀热情的指条明路。

 

你不要怪她含糊,一方面,她希望你能猜到,这样才显得你们心心相惜,另一方面,她又考虑你的自尊心,不至于把话说死,让彼此难堪。

 

以上是一些朋友面对“被分手”时的常见反应。

 

这个操作的前提是,首先认为,关系出了问题,就是自己有问题。

 

这种认知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能彰显你的谦虚谨慎胸怀宽广。唯独在“被分手”时,不一定会带来这么优秀的效果。

 

因为你一旦迫切的询问,不管是找真相还是找原因,都是希望得到回复,都表明了你的“在意”。

 

而“在意”,需要用在恰当的时候。

 

好好地在一起时,就是应该“在意”的时候,你肝胆相照。紧紧抓牢。

 

面对分别,就好聚好散。轻拿轻放。

 

而出问题的,

 

往往是平时吊儿郎当,最后上蹿下跳。

 

 

等成绩出来,你再问老师能不能多给自己点分,已经来不及了。

 

“求求你不要走。”这类话术也常见于孩子向即将上班的妈妈的哭诉。这种“求”不仅完全不具备协议能力,而且还会加重对方的焦躁情绪。

 

因此才会衍生出,孩子双手奉上自己微薄的私房钱,祈求换得与妈妈的相处时间。

 

最终得出“妈妈感动的哭了”的动人画面。

 

由此看到,一针见血的实际行动比一脸茫然的小白询问,更摄人心魄。

 

这就是为什么看似赤胆忠心的去追思“什么原因让你想分手?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你告诉我,我一定改。”等此类问题,往往既得不到满意的回应,又反而让关系急转直下。

 

什么原因?自己心里没有数吗?

 

公司状况差了,主动发现问题提出方案,总好过双手一摊去反问老板,是什么问题?

 

对方提分手,为什么不要追问,还有一个原因是,即便找到了问题所在,还是暗含了,自己陷入了对方指定的游戏规则。

 

但凡认真谨慎不差毫厘的把自己置身于那个划定的范围,就是迎合,就是讨好。

 

这是你放低姿态自降身份,同时对方就会有一种被捧上天的感觉。

 

一旦让他产生了这种感觉,就有可能产生“这比交易自己是不是吃亏”的质疑,从而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更挑剔。

 

反而售货员摆出“爱买不买”的架势,倒有源源客户趋之若鹜。

 

 

 

 

 

 

 

 

 

 

 

 

 

 

 

 

 

 

 

 

 

 

 

 

 

 

 

 

 

 


分手的应对举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