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ow-Fi随聊第167期】小而精 — 绯乐Feaulle 涟入耳式耳机简评

2023-11-27 18:16 作者:量产型旗天  | 我要投稿


此副绯乐涟为品牌方提供,感谢支持

 

在去年的时候有不少国厂陆陆续续宣布或推出了本家的耳罩类产品,而作为一家创立于2010年的厂家,相对行事低调的绯乐也同样参与了其中,并且从去年开始逐渐活跃于丰富化自家名下的产品类别。而今天的涟也是诞生于这个时期的一款入耳式耳机。


涟基于插头的差异做出了四种型号可供选择(3.5/3.5带麦/3.5 Pc麦克风/Type-C),其中c口版本的涟配备了内置dac,其余型号则在硬件配置上几乎一致。而外观方面,涟腔体为镁铝合金压铸,体积较为小巧,仅提供黑色一种配色。金属件公差把控以及密合度良好,背板处印有绯乐本家的图案logo,且有别于部分厂家在这个价位所偏好的锌合金材质,镁铝合金在维持质感的前提下有着更为友好的重量。前后腔都作出了一些的起伏,一定程度上也算切题了。腔体内外侧各配备了一处气孔,插针母座内侧作出了左右标识。

线材方面配备了一根单晶铜镀银的0.78 2pin绞线。线材插针内侧作出了左右标识,分线以及线控的外壳都采用了金属材质,插头外壳注明了品牌文字logo。线缆本身弹性一般,质地较硬,自缠绕现象弱。插针与母座的密合度高到不需要过多担心使用寿命的问题,但也为线缆的更替造成了一些麻烦。经品牌方反馈,这个部分后续应该会做出一些调整。

 

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厂家考虑到涟本身的定位以及目标受众,在带麦版上配备了一枚歌尔的全指向硅麦。这颗麦的通话质量以及清晰度还是相当出色的,后续我可能也会考虑作为直播和视频录制设备来使用。

 

总得来说外观方面中规中矩,大体比较低调内敛。较轻的质量和和较小的体积提供了良好的佩戴体验,于也具有着比较优秀的隔音,基本上能达到久听不累的状态。

 

主观听感叙述依然基于paw6000直推。

涟的大体走向偏中上盘,低频量感适中但下潜相对一般。高频较为出色的线条感,有着不错的延伸且亮度适中。大体声场感并不宽阔,声音密度适中,信息量较为充沛,动态出色但瞬态表现一般,声音素质在同价位中处中上游水平。

人声方面,因为中频略微凸出外加声音密度略高,因而人声解像清晰切比较贴耳,齿音把控良好,能够很好还原人声应有的质感,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表现加以强调,女声表现尤为出彩。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高频段的影响,导致女声表现较于男声而言更为突出和明亮,男声会相对远一点,且在部分底乐较复杂的场合下会丢失一部分细节。

器乐方面,大部分器材的音准都在线,器乐结像的形体感良好,略微有些发散。高频的亮度连带着一部分偏中上盘的器乐尤其是弦乐的表现会较为突出,大体上都能给出相对悦耳的表现。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低频较为寡淡,导致部分打击类乐器的表现以及氛围感有所欠佳。另一方面则是瞬态表现使得这条耳塞在应对一些器乐合奏时会出现分离度有所欠缺的感觉。

总得来说声音方面是比较意外的取了一个偏中上盘的走向而非一个听感会更讨喜的两头翘的走向。而相对的,厂家也基于涟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这条耳塞拥有了出彩的女声表现以及较为悦耳的器乐演绎。虽然在应对大动态场景有些乏力,但是对于大部分旋律偏轻快的曲目都能很好的应对。


做个总结,涟本身属于那种其貌不扬的耳塞,没有像同价位产品那样单调地堆料,而是将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恰当的硬件配置使得他无论作为一款功能性产品或是音乐耳机来说都有可取之处,从结果上来说,这使得涟成为了同价位产品中使用体验比较出色的一支。而作为绯乐于今年尝试加入耳塞市场混战的敲门砖,其诚意也可见一斑。

这篇文章也到此为止,有什么想问的想聊的欢迎评论私信或者加群:602700938

感谢阅读。

【Low-Fi随聊第167期】小而精 — 绯乐Feaulle 涟入耳式耳机简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