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龍の宮物語感想与细节整理

2022-01-26 21:32 作者:内田ルビ  | 我要投稿

全文

全文分为三部分:

总篇感想:初观影时写下的全剧感想,比较全面和主观感性。

二刷细节:二刷(和n刷)后注意到的细节,保持理性的分析中难免会加入个人主观感想。

后续随想:算是为清彦写的延伸,可以看作延伸原创文章。

全是剧透,请谨慎观看,至少一刷之后再看,要不然极其破坏观剧体验。


总篇感想

    初观影:

   

“被一并忘记的,除了诺言,便只有朦胧的时光。”

   

稍微有点知识的看个开头都能猜到这是浦岛太郎魔改了,但是指田珠子加入了明治大正时期的特色,也是我认为最迷人的元素——不明不白的朦胧情感。众所周知明治时期文明开化的风潮将西方文化和残留的江户文化杂糅在一起,形成一种四不像却又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极其合理的现状:商坤和华族并行,百年的桥上亮着现世的行灯。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在御伽草纸浦岛太郎的故事中最为津津乐道的元素——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朦胧梦幻之感,和少年清彦的朦胧爱意相结合,最后再融入整个朦胧暧昧的时代。而不要忘记,宝冢舞台也正是一个朦胧绚烂的场所,如此种种相加,留给观至影毕的我们的,也只有朦胧的痛。

   

   

   

不过让我在意的一点是,剧中时光流逝的时间是三十年,而设定又发生在明治中期,明治也才44年……大胆猜测若是时代被延伸到大正年间,那种杂糅,绚烂的狂欢和清彦的迷茫相交叠,又构成了第二幕开场霓虹灯闪烁中清彦内心的无助的纠结。相对比不断前进的大正年代,被明治抛弃的清彦是停滞的,是孤独的,他只想回溯那对于人们来说都无比美好的朦胧的“旧时光”,但是三十年的时光走过后已经什么都不剩下了,只剩下再见不到的人和回忆。

   

   

   

听了真的很多很多遍的夢沈む,作为全剧的序曲和ending都给我很深的震撼。

作为序曲时几乎很明显能听出这就是以全剧的情感走向作为编曲的,开头清彦的咏唱,恢宏的交响乐是为清彦初入龙宫的震撼,中段明显增强的提琴声和急促的提琴——钢琴的转换,是为清彦来到大正年间后混乱和迷茫的心态,最后清彦与玉姬的合唱则是二人的情感产生重叠,末了徒留清彦一句“龍の宮にぞ 響く君の声”,故事开始,亦是看到了结束。

   

值得玩味的是,清彦和玉姬合唱的部分,玉姬仅有的和声唱词如下:

この声 溢れる涙 忘れてく 雨降り止まず 沈めて

对于到最后连仇恨也不剩下了的,只留下泪水的玉姬来说,这样的歌词确实是符合了她的身份元素呢。

   

   

   

ending部分我个人认为则是对玉姬的形象的再次升华,钢琴伴奏声中,玉姬缓缓唱出的最后的告别,亦是全剧中心情感的一次升华:

“愛しい貴方よ 私のことは 忘れてください”

直到混乱的最终章才提出爱,直到理清后才说忘记,从未开始过的二人的恋情仅存于朦胧中,而那份朦胧在短暂的大正破灭后就迎来不会再有颜色的昭和。应召前往战场的清彦是否会在三代中陷入更加辗转的迷失?这就和原版浦岛太郎中没有后续的结尾一样耐人寻味了。

   

   

   

关于清彦和玉姬以及其他配角更深刻的个人形象也许限于全剧篇幅并没有展开详述,不过在日本怪谈中鲜少出现的龙的形象被搬上百物语的杂糅倒也新奇,这也许就是明正时代的浪漫吧。

   

舞台方面的话,作为背景板的岛村家形象虽然没展开讲但作为背景板已经很不错了,以及不太习惯龙之类的妖怪令我有点出戏……印象最深的舞蹈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幕开头的霓虹狂乱,黑色背景中男男女女在舞池中舞动,猩红的灯光将清彦内心的空洞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在那黑暗空洞的内心深处,只留下再也见不到的人的身影……

   

 


 

二刷细节

二刷因为是带着目的去看的,在第一幕伏笔的地方也十分让人扼腕感慨。

   

   

关于玉姬是否把清彦当代餐的问题:

玉姬是爱着清彦的。

玉姬认为抛弃她的男子是背弃诺言的人,而他的后人们也在龙王的试探与危及生命的场景下选择了逃跑,玉姬错误地认为他的后人都是如此不守诺言的人,所以全部杀掉了。但清彦信守了诺言,拿着樱蓼回到玉姬身边,于是被仇恨冲昏头脑的玉姬变成龙,想最后一次试图证明自己的偏执观念是对的,想赶走清彦,但清彦还是表露了自己的心意。

结尾玉姬死去的时候她用多年前少女的声音与清彦告别,说明她已经完全放下仇恨,寄情于和男子长相相似,但(她认为的)品性和男子不同的清彦。

 

 

关于第二幕开场舞蹈的细节:

只有清彦与百合子舞蹈的时候灯光是明显的蓝色,而后玉姬与群舞的灯光都是红色,可以看出百合子在这场舞蹈中的地位,或是性质,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后面出场的玉姬像是能操纵清彦一样,同时充当舞蹈背景板的路人没有给正脸,动作扭曲而僵硬,灯光也是红色,不难推断在红色灯光下的物事都是玉姬为清彦设下的心魔,百合子作为清彦心中的纯净回忆,最后也被玉姬的诅咒所吞噬。

这一场舞蹈就是清彦的心魔映像。

另,在场刊上写明此幕的标题为“梦”,所以和配役的舞蹈就应该解释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时代不同的人)被玉姬的诅咒控制,变成了束缚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因为时间流逝而对新事物产生的恐惧。

 

 

关于玉姬设下的心魔和宝盒:

配合第二幕舞蹈,玉姬让清彦只想着自己,让清彦在不知不觉间忘记了包括百合子与约定在内的一切。不确定是否因为是清彦自身迟钝的性格还是心魔所致,在清彦迷茫的时候,幽灵山彦的出现帮助清彦回忆起约定,心魔一点点破灭。

而宝盒的话,我认为是心魔的解药,“如果还想相见就不要打开宝盒”,倘若清彦在自己破除心魔之前就打开宝盒,清彦就会失去玉姬对自己设下的执念,只记得玉姬和龙王想要杀死自己的杀意,就不可能回到龙宫再和玉姬相见了。但清彦破除了心魔,那么宝盒也因为清彦和玉姬二人的变化改变了效果,变成了玉姬真正的心愿“忘れてください”。

 

 

关于山彦到底是不是清彦祖父这个问题:

照剧情理解来说,是的。山彦作为普通朋友不可能去专门了解清彦的身世。

然而开场的同龄人设定,难道山彦在清彦的年纪就已经结婚生子了吗?按照喝下酒就会经历三十年时光流逝的设定,就算山彦逃出龙宫后,遇见的只会是最多15岁的清彦父亲和15岁的清彦本人,年龄设定上是否过于矛盾?剧本为何不在合适的地方透露出更多信息?这里我认为是剧本设置上的小小疏忽,如果强行扭曲一下某些设定还是行得通的。

补:四刷还是觉得不是。体会不到山彦作为祖父的慈爱(?)。

 

 

关于序幕的一些小想法:

一直觉得整个故事是一个倒叙:活着的龙宫众人出场,唱着【昔々】的故事,操纵清彦和玉姬的幻影演出,而清彦开口正式演唱序曲的时候,就是【仍活着的龙王操纵已过世的清彦,让清彦讲述这个故事】。

序曲时中间有一段,音乐转为急促时,龙宫众人在上方舞台依次转头看向清彦,就像操纵一样做出动作or挥动手中道具/法器(这一段镜头全给濑央了啊啊啊好想穿越回去看现场啊!),让清彦与百合子,山彦,玉姬等人无法相触,而龙王也有操纵二人的手势,所以我私心觉得这是一段龙宫众人诉说给世间的故事。

另外,玉姬的舞蹈,当清彦唱到“龍の尾”的时候玉姬后踢腿作出尾巴的意向的时候太优雅了!超喜欢那里!

 

 

关于剧后秀的一点小想法:

我虽然知道剧后秀的曲子都是变调,但我耳朵太瞎了听半天都听不出来……

男役群舞真没听出来,娘役的则是百合子的小提琴曲。

男役四人是【玉姬主题曲】吧……双人dust自然是【砌】。

不懂舞蹈的我也想稍微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濑央第一次露面前男役们的动作:由前排至后排挥臂下蹲,紧接着濑央出场;再是男役四人舞时,四人有跃起击掌,左手后捞击掌的动作。我觉得都有“波浪”和“龙/鱼跃出水面”的意向。

 

 

其他配角们or场景有值得一提的亮点吗?

1.龙王在目睹玉姬死去后,脱下了在灯光下显现紫色的衣服,露出显现蓝色的外套。紫色在颜色寓意里似乎是有嫉妒的意思(大概),而蓝色和百合子的舞蹈灯光、玉姬庭院的色调相符合,在本剧中代表着“正常的心境”,龙王也是在那之后就恢复了他龙王的职责司掌雨水。不过这里的解读自认为比较牵强,说不定是个有趣的巧合。

2.谢幕时的角色们的动作或多或少体现了角色性格身份,但是为什么龙王这么深情!您真是对玉姬念念不忘啊。

3.还是谢幕,玉姬出场谢幕时背景音为【玉姬主题曲】,清彦则是【夢沈む】,山彦当然也是【山彦主题曲】。

4.第一幕龙王在询问玉姬“唯一的怨恨”的时候,作势卡住玉姬脖子,说明玉姬认为的“那人的子孙还活在世上”这个怨恨只是龙王强加给她的,玉姬自己其实只是恨前男友不守信用罢了。

5.清彦在龙宫得到的外套底子是红色的,和玉姬的丝带配个情侣装。

6.第一幕谢幕,龙王和玉姬想要靠近却又相互背对,龙王意志坚定,而玉姬心神不定,玉姬也是不想清彦离开的啦。

7.“百合子一直……”“百合子从未为我演奏过那支曲子呢。”一直在等待的并非玉姬一人。

8.百物语时出现的白色影子,其实是有化用“言灵”的说法的。书生说出故事时,代表夜叉之池的白影出现(场刊中指出这些白影叫“玉水”),说出玉姬时,玉姬的歌声响起。言语是有驱动事物发展的魔力的,说出的话将清彦带回了言灵塑造的那段记忆里,而百合子的到来则破坏了言灵的形成。当然也可以看作是演出效果,但我想精于日本怪谈和御伽草纸的指田珠子先生一定也是有考虑这样的演出的寓意的。

    

 

 

关于指田珠子老师的感言分析:

场刊里老师的感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主人公は夜叉の池へ簡単に移動していますが実際は登山コースです。話の中で出てくる、とある植物も調べるときほど生えていません。しかし、お客様が舞台で目にするもの、それは本物です】

我是这样解读的:龙神和玉姬的故事原本就是不存在的(指在普通人看来妖怪的故事是不存在的,清彦和她们的相遇也是昙花一现,说出去没人会信的),是舞台为她们提供了生命,使她们成为了短暂存在的东西,这和清彦的经历不谋而合。

通过观众的“观测”,让她们成为了短暂的真实,而不在观众的“观测”之下的舞台背后,龙神的故事就只是存在于剧本上的一件怪谈,没有生命。“如果没被看到就是没被吃掉”,是观众带给这个怪谈生命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龙神的故事又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就算龙神的故事是真的,清彦曾活在这世上过,玉姬也已经死了,我们或许通过言灵,可以在某地考察到龙神传说,考察到伊予部清彦这个人曾在日本生活过,但是玉姬是已经在现实和怪谈中都被抹杀了的存在,已经是清彦的一场梦了。


 


后续随想

 

清彦在三十年后的某个雨夜惊醒,当空一声炸雷让他看清自己在玻璃中鬼一样的倒影,然后再被雨水模糊。他突然想起来很久以前自己说的话,【          ,我一定会想起你】。

 

可是想不起来了。因为被妖怪带走的一切都会被“神隐”,连同玉姬的身体,清彦的记忆。

 

手边的书正是怪谈鼻祖小泉八云写下的言灵,翻开书就能看见山伏对着自己呲牙咧嘴,头脑混乱索性逃离,不清醒地在昏黑的雨夜踏上山道,反正自己也是孤身一人,被吃掉也无所谓。然而风雨飘摇中料峭的山风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寒冷,前路在点緘中明明灭灭模糊不清,感受到的也是不属于人类的平静。月下虎在阴啸,地缚灵就在身边,但是感受到的自己却并不害怕,因为自己已经认为自己是祂们的同类了。

 

“穿越三十年的时光的我到底是谁呢?我是等待着路人经过再将自己的故事倾吐而出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李徵吗?我为何变虎?谁是我的心魔?”

 

夜叉之池不会再有波澜涌起,就算坠入也不会有龙女相救。将手浸入池水中回忆起的是她的面容,却想不起她说过的话,在那消失的三十年间一直有人在耳边轻轻说着,最后那细微的声音自己已经听不见了。

 

“如果一切都是假的,我要怎么办?如果这世界上根本没有证明她存在过的痕迹,我该怎么办?”

 

三十年前就该失效的宝盒,盒盖已在来回的摩挲中变得光滑,那首歌也早被忘记。没有人记得夜叉之池的故事,所有人都对清彦报以怪异的眼神,“我是怪异,我不该存在在这时代。”在这样的念头中,清彦最后也被神隐,他的记忆被他自己所怀疑,于是他的记忆便失去作用,清彦忘记了一切。

 

“我因世人言语所困……因而变虎……人言即是我的心魔!人言可畏!”

 

“如果只有自己相信她存在,只有自己相信世人不相信之物,那么自己也会变成和她一样的生物。”

 

“如果成为了,自己存在的本身就是她存在过的最好证明了吧?”

 

“所以,我要成为虎……我理应成为虎。我因她所困,因而变虎,她即是我的心魔!”

 

可是,自己已经全部忘记了。不知道她是谁,不知道要怎么去找她,不知道自己变虎的意义何在,什么都被神隐了,什么也不记得了,只有潜意识的念头驱使他逐渐变得迷离。

 

然而下雨天就会涌起的悲切之情是什么呢?在细密的雨丝与池水交融纠缠的时刻,自己在那草木的深深的香气中呼吸,会有想永远沉睡下去的感情。那种时候,清彦会停笔趴在桌上尝试回忆过去,但最后所有的徒劳都会化成一片大雨中白色的雾气似的朦胧,自己会被潮水一样的痛苦的水压压垮,决堤般的崩塌般的全部发泄出来,痛哭一场后再沉沉睡去,梦里总会听见她在唱着歌,【愛しい貴方よ】

 

忘记了所有情感的自己,真的还有资格谈论她的事情吗?说到底连妄想证明她的这个做法都是自作多情吧?从池水中收回手来,雨已经停了,黑夜中的池塘静悄悄,不会有人出现。——就像他的回忆。那片黑暗已经不会有人再去打扰了,就像他没有资格回忆起她一样,没有人有资格走进那段记忆了。

 

但是他就是怀念啊,他好想回到过去,想见到来不及道别的亲朋好友,想把开在秋天的樱花送给她,但是全部都做不到了,因为过于悲伤而把自己的记忆全部封闭,从那之后来路和去路皆是一片黑暗,自己只是在黑暗中品读那些片缕怀念之情的旧日的幽灵。自己有何处可归呢?除了广袤的黑暗,变成虎的自己又还有何处可去呢?

 

夜叉之池已经平静,三更天已过,好想哭,可是现在的自己没有什么力气,索性再将池水搅混,随心发出的含混不清的呓语,再怎么听也只像是【忘れてください】


龍の宮物語感想与细节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