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周看点丨轻橙时代官宣造车;华为汽车专家或加入蔚来
本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哪些大事发生?
造车新势力再迎新玩家,轻橙时代广州车展发新车
国内“造车新势力”再添新玩家。11月9日,轻橙时代(深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轻橙时代”)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并将于2021年11月19日的广州车展发布首款新车。

启信宝显示,轻橙时代成立于2021年6月25日,已完成天使轮融资,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为边标。业务包括汽车零配件批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汽车租赁、新能源汽车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
从官方发布的品牌定位来看,轻橙时代是构建“智能驾驶+智慧移动”服务平台、致力于为每个人打造更酷的汽车、构建更广的生态并为用户带来更加轻松愉悦出行体验的科技轻出行公司。
点评:轻橙时代的横空出世不禁让人感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否还需要这样一家新入局者?它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造车……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轻橙时代自己才知道。
华为汽车首席功能安全专家加入蔚来?官方暂未回应
11月13日消息,华为汽车BU首席功能安全专家佘晓丽将加入蔚来汽车(NIO),担任算法研究的内部专家。针对该消息,媒体向蔚来汽车方面进行求证时,后者并未作出回应。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佘晓丽在清华取得博士学位后加入百度(BIDU),担任功能安全专家,将功能安全理念引入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一年后,其加入华为,任职首席功能安全专家和首席大数据应用专家,主导设计适用于自动驾驶数据特征的车端数据搜集、云端处理架构、云端增值应用。
公开信息显示,最近半年,从华为汽车BU相继离职的关键人才有姜军(地图与数据负责人)、张晓洪(智能驾驶产品项目群总监)、彭学明(融合传感负责人)等人。其中,原华为汽车BU智能驾驶产品项目群总监张晓洪也已经于今年4月加入蔚来汽车。
点评:坚持不造车的华为今年已经发生了多起高层人事变动,而这些人的去向大多都是车企,看来在轰轰烈烈的造车浪潮下,华为的坚持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的梦想。
拿下电动汽车规模最大IPO后,Rivian市值破千亿
美东时间11月10日,Rivian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首日股价一度飙升52.6%,最高涨至119美元,最终以100.73美元收盘,较IPO发行价上涨29%,市值达到859亿美元。在完全稀释的基础上,包括期权和限制性股票,Rivian的估值约为986亿美元。

Rivian上市首日股价走势;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正式上市的前一天,Rivian宣布将其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规模从1.35亿股扩大至1.53亿股,公开发行价格为每股78美元,高于其此前定下的目标区间(72至74美元)。在扣除承销折扣、佣金和Rivian应付的其他发行费用之前,Rivian获得的总收益预计约为119亿美元,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也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市值方面,Rivian上市首日市值便达到859亿美元,超过在汽车市场打拼多年的福特(773.7亿美元),并逼近通用(860.5亿美元)。11月11日,Rivian的市值达到1049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仅次于特斯拉(10680亿美元)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商。
点评:Rivian的到来,让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马斯克是否着急了呢?
恒大汽车拟募集5亿港元,助力恒驰新能源汽车顺利投产
11月10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9日与配售代理签订了配售与认购协议,通过先旧后新的方式以每股2.86港元配售1.75亿股,预期配售事项的所得款项总额为约5亿港元。这些所得款将用于恒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生产制造,为恒驰新能源汽车顺利投产奠定基础。

恒大汽车在公告中透露,目前,配售股东持有62.2亿股股份,包括配售股份、占于本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3.67%。本次配售的股份占于本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9%,占新股份发行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6%。
公告称,经检讨配售事项及认购事项的条款及条件后,董事会认为透过配售事项及认购事项筹集股本资金乃符合本公司利益,可扩大其股东基础、增强资本基础及提升本集团财务状况及净资产基础,从而促进本集团长期发展及增长。
点评:按最新规划,恒驰首款车将于明年初在天津工厂下线,而此次募集5亿港元能否让其在还剩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顺利下线,拭目以待。
继360之后,哪吒汽车再获宁德时代投资
11月8日,哪吒汽车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协议,宁德时代将参与哪吒汽车D2轮融资,同时双方在技术研发和供应链保障领域将全面开启战略合作。

D2轮融资是哪吒汽车的新一轮融资。今年10月底,哪吒汽车已经宣布完成了40亿元D1轮融资,本轮融资中,360集团全资子公司领投,向哪吒汽车投资20亿元人民币,在此之前,360集团全资子公司还参与了哪吒汽车D轮融资,两轮累计,360集团投资哪吒总金额共计29亿元。投资完成后,360间接成为了哪吒汽车第二大股东。
点评:继360之后再获宁德时代投资,哪吒汽车连续两轮融资显得颇为顺利,这背后自是离不开其稳健的市场表现。
上海新增7000余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
11月7日,上海市交通委在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及示范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推进举措,提出开放嘉定新城全域、临港新片区386区块全域共372条722.60公里道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新增7000余个可测交通场景。
在这372条道路中,165条在嘉定区,总里程约为301.40公里,197条在临港新片区,涉及道路里程为421.20公里。
点评:需要注意的是,临港新片区新四平公路至老港种源基地路口28.4公里路段的开放,标志着上海准许智能网联汽车在城市快速路开展道路测试活动。
小马智行回应卡车部门调整
日前,据相关媒体综合报道,小马智行已将卡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并入乘用车研发团队。
就上述说法,盖世汽车记者第一时间向小马智行求证。后者回应称:小马智行近期对研发团队架构进行了优化,公司将整合所有研发资源打造优秀的“虚拟司机”,并调动全部研发资源来支持各项业务的发展,研发合力也将得到最大化。小马智行将持续聚焦两大业务核心:乘用车领域以及商用车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未来将持续增加对卡车业务的投入。
点评:入局自动驾驶卡车赛道的其他公司,之后会不会像小马智行一样保留实力,暂时转舵,后续审时度势再发力?

轻舟智航与NVIDIA达成合作
11月9日,在NVIDIA GTC大会上,轻舟智航宣布将在其Driven-by-QCraft下一代硬件方案中率先使用NVIDIA DRIVE Orin 方案,让L4级自动驾驶的计算平台迈向量产车规级。
作为英伟达第三代无人驾驶芯片,Orin很好地继承了之前Xavier的总体架构,但也增加了很多性能。据介绍,英伟达在设计Orin时采用了混合架构,以在不同的硬件上部署不同的算力,达到较高的灵活性。就算力而言,Orin可以支持从250~2000TOPS的算力。
点评:这也意味着,轻舟智航成为首个使用NVIDIA DRIVE Orin方案的L4级自动驾驶通用方案公司。另一边,英伟达也在广泛布局朋友圈,以扩大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
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Lidar 迎来新任CEO
日前,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Lidar宣布Ted Tewksbury博士担任新任CEO,该任命自2021年11月10日起正式生效。
官方资料显示,Tewksbury 博士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博士学位,目前是MaxLinear和Jariet Technologies的董事会成员,曾在全球半导体联盟(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 和半导体公司 Entropic Communications 的董事会任职。
点评:综合来看,新任CEO Ted Tewksbury具备丰富的有关视觉系统、半导体和汽车工业等领域的经验,且曾在多家领先高科技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职位。只不过,其在Velodyne Lidar最终能交出怎样的答卷,则有待时间验证。

因缺芯宝马再减配,这回触摸屏也保不住了
11月8日,据外媒报道,宝马官方确认了旗下3系、4系、X5等多款车型的新车将缺少触屏功能这一消息。
宝马表示,此次移除触屏功能的举动也是受全球缺芯影响,但官方拒绝透露更进一步的事件细节。此次受影响的车型包括宝马3系、4系(除i4外的双门轿跑车、四门轿跑车、敞篷轿跑车)、X5、X6、X7以及Z4。
据宝马爱好者论坛BimmerPost消息,早在10月29日就有购买了宝马X5的车主接到经销商电话,被告知车辆将缺少触屏功能,并会提供500美元的折扣补偿。此外,受影响的车辆也需要在本周(11月11日)进行一次软件更新,意味着交付日期或因此延期。
点评:当前全球缺芯程度或已见底,并伴有一定回弹,但传导至终端,减配恐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会愈演愈烈。
缺芯不耽误赚钱,丰田第三季度盈利创新记录
尽管芯片短缺导致产量削减,销量下滑2.5%,全球汽车巨头丰田最新季度却斩获了48%的营业利润增长。
在积极的成本控制和有利的汇率推动下,丰田也将其全年利润预期提升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7-9月),丰田汽车产量缩减约16%。但营业利润为7500亿日元(合人民币约400亿),同比增长48%,营业利润率达到了9.9%。净利润为6266亿日元,同比增长33.2%;净利润率为8.3%,去年同期为6.9%。
点评:配合宝马缺芯减配的消息来看,耐人寻味。
传合众新能源考虑在香港IPO,加入威马零跑行列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合众新能源汽车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筹资约10亿美元,加入了众多考虑在香港上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知情人士称,合众最早可能于明年在香港IPO,当前正在与顾问们进行合作。另外,据称威马汽车也计划在香港进行IPO,可能筹集约10亿美元资金,最早将于明年进行。知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的筹资规模和时机等细节尚处于初步讨论阶段,仍有可能改变,最终也有可能决定不推进香港IPO计划。
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公司寻求明年在香港上市。据彭博社报道,由红衫资本中国基金支持的零跑汽车也正与银行合作,计划最早于明年在香港进行IPO,同样筹资10亿美元。
点评:今年以来,哪吒汽车订单、交付量节节攀升,战略投资消息不断。接下来,合众能否从二线新势力中成功跻身第一梯队,赴港IPO或是关键一步。
豪掷150亿,宁德时代拟在贵州、厦门建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11月5日晚,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在贵州省贵安新区投建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一期项目,投资额不超过70亿元;同时,拟投建厦门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资额不超过80亿元。
根据业内普遍测算,锂电项目每1GWh产能平均投资额约3亿元,以此计算上述两个项目对应产能共约50GWh。
宁德时代表示,本次投资建设生产基地事项符合战略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能布局,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对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公告发布后,11月8日,宁德时代盘中快速上涨,5分钟内涨幅超过2%,截至收盘,上涨4.21%,报660.8元,总市值15390亿元。
点评:抢扩产速度就是抢未来的市场。
SKI计划在2025年前交付固态电池
据外媒报道,韩国SK Innovation的电池研究负责人表示,该公司计划比竞争对手提前两年或更长时间,在2025年之前交付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的发展备受业界的期待。固态电池更安全,成本也更低,很可能会是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从而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固态电池技术有可能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10分钟左右。SK Innovation电池研究负责人Seongjun Lee表示,“我们计划在2025年前,在固态电池中使用镍钴锰阴极和硅或石墨阳极,并在2030年前推出锂金属阳极电池。”
SK Innovation的竞争对手LG能源解决方案表示,将在2027年至2030年期间实现固态电池的商用化。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报道,三星SDI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量产固态电池。
点评:越是逼近2025年,固态电池的消息越是频繁,但于企业而言,产品胜于一切预告。
来源: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等,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