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行音乐的深度研究:华语音乐已经完蛋了吗?

up主其实可以做的更好的,这里提供一些小小的看法:
旋律、节奏、编曲,终究只能从技术层面去分析一首纯乐曲。仅从这几个维度,似乎可以得出“平均歌”的质量并没有显著下滑的结论。
然而所谓“歌曲”,其主体部分终究是歌手演唱歌词。肉眼可见的是,这些年流行音乐的作词水平与歌手的表现力均难比曾经,而这些方面仅从旋律节奏编曲维度是无法体现的。
歌曲的中心目的是触发共情,而“情”往往需要“景”来触动。如果说好的歌词是一幅能触动听者的“景”,那么歌手的演唱则是听者达到此情此景的道路,二者缺一不可。然而由于作词人低下的文学素养,以及歌手糟糕的感染力,加上流量时代带来的浮躁与敷衍态度,这些年的流行歌曲整体感觉就是不知所云,不堪入耳(好歌也有,已属凤毛麟角)。于是只能依靠简单、廉价的律动来制造所谓“洗脑歌”来占据流量,这种“洗脑歌”所带来的唯一情感我称之为麻木,这样的歌曲我称之为音乐大麻(生产这些音乐大麻的音乐人究竟算不算好的音乐人,这个话题见仁见智,不便在此展开)。
回到正题,如果up能将词和演唱的分析作为重点,相信会是一期更有质量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