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说,我要这个
钻石和金子,到底要买什么,到底什么值钱,什么“有用”,看起来是消费观念的差异,实则暗含了方方面面的差异。
到底买什么,最后谁掏钱,最好是秉持着,谁出钱,听谁的。一定程度上,钱,代表话语权。
你说自己工作忙,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带孩子,没有时间擦桌子,没有时间叠被子,于是就被婆婆说自己不做家务。那么,可以尝试花钱请阿姨,一个带孩子,一个擦桌子,一个叠被子,
顺便再给婆婆买一个远离喧嚣,景色优美的房子。
于是便可以抹着眼泪与她依依惜别。
到底什么值钱。从21世纪初期主流社会通用经济学原理来看,的确是金子比钻石更值钱一些。某些物质,不知道怎么评价时,数字常常可以用作简单粗暴的衡量单位。
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思维,就是把数据看作唯一的参考指标,以此影响后续的很多的行为。
玄妙的是,但有些东西,就是说不清,道不明。
其中之一,就叫作,感觉。
所以,女孩看到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小玩意儿,就会走不动路。这正在兴头上,你再怎么列举金子是如何的能够抵抗通货膨胀,现在的小投入,以后的大收获。
而即便10年后,一个不起眼的数字变成了100万。因为她10年前的今天没有得到钻石,不见得她会如现在这般开心。而这笔看起来膨大的钱,没有人能保证依然能够表现出比想象中更强劲的购买力。
而即便她听了你的话,并且10后这块金子不负众望,发出了亮瞎人眼的光芒。你也终于说服自己,挤出一点点红利用来买钻石。
而又不能保证,为她带来的幸福感,能达到10年前今天的十分之一。
就好像,小时候仰望着货架最顶端的那个玩具小汽车,心想以后一定把它带回家。
而现在,即便你能够买得起一个玩具小汽车工厂,你悲伤的发现,再也回不去那个手握着遥控器,看着玩具小汽车跑遍家里每个角落,就能开心一整天的日子。
在不影响基本物质生存的前提下,一些精确计算下来“无用”的消费,却常常在难以言表的领域发挥超常的价值。
生活苦了,不过将乐子寄托于不同形式的表现而已。
这样想就能海阔天空。
男孩子胸襟广阔,出手就会大方,心境就会自在。
无非就是,妞喜欢,爷乐意。
而小姑娘,也不妨去试着读一读通用货币和价值流通的原理,一方面是更好的理解对方,不至于一味的将自己的不痛快归结于对方的直线思维。另一方面,又是更好的给自己增加神奇小知识。让自己在一众单纯买包包,比钻戒的姐妹们中好特别,好不一样。
钻石代表浪漫,也需要警惕这句话本身就是商家巨大的营销话术。
他条分缕析的说明金子的特殊经济价值,你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他掏出一个上世纪40年代款式的金戒指,你觉得污染了自己的眼睛。
而当你得知他抠抠索索的用了5元满减优惠券,只为给你购买一辆高档小轿车;只是在比比账目都精确到一角一分,只为把写了你名字的高档小区住宅房产证倾情奉上。
你觉得,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浪漫。
你感叹曾经执着于钻石的自己,忘了一个平凡朴素的道理。既然钻石金子都买的起,为什么他冒着不被你喜爱的风险,还要把赤裸裸的道理展现在你眼前。
当一个小伙经过一番缜密分析,为你阐述因为一时开心可能会遇到的潜在风险;而不单单是用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为了把你一时搞开心,然后搞回家。
那么他在一众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同类竞争者中,就显得脑子清楚,清新脱俗。
最后你发现,
只要你喜欢他多一点点,就会主动给他找借口;只要你看他不顺眼,就会连带着那颗钻戒都不顺眼。
下面的小故事改编自某著名作家的著名文章。很多朋友也看到过。
捉襟见拙时,狗剩还不忘把自己的怀表卖了换一把翠花日思夜想的梳子,而翠花悄悄的把自己的头发剪了,只为换一个大胖心心念念的表带。
而当今社会,同样是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家的胸前都飘扬着鲜艳的红领巾,没有什么是必须你给我买或者我给你买的。
礼物,既不背负革命任务,又不承载历史意义。不过是为平凡朴素的生活添加一点点惊喜和乐趣,让温情和暖意在两个人的心间蹦跳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