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娱乐:中华路天桥─ 那段我不存在的回忆│《天桥上的魔术师》
80年代的台北不是我的台北,但是它喂养了90年代到千禧年代的我,让我从黑色的隧道活着走出来,中华商场拆除那天开始,台北变了很多,世界变了很多,但很多事情只是换了样子,什么都没有变,是不是所谓人类的共同记忆,我们不一定要亲身经历,只需要一个唤醒它的程序。

《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天桥上的魔术师》开播,中华路天桥却是我回忆中的黑洞。从我长大的巷口坐公车到西门町圆环只要10分钟,小时候全家最常去的戏院是东南亚,再来就是真善美,天桥拆除的那一年,我刚升国二,是我人生中最没有出口最想死的时光。

《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青春期的到来,对身旁事物感觉最强烈的年纪却被告知不准长大,不准感受,不准开心,你的人生一定要到考完联考才开始,唯一娱乐是每天跑操场五千,每一天每一秒都像走着一条长长的漆黑隧道,出口是非常遥远一点外头阳光叫作「考上好高中」,但永远感受不到热度,明明活在90年代的起点,但我的脑海都被塞满了西元前版块像鸡又像秋海棠的中华大陆上,那些干我屁事的古人古事。
《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我跟当时台北市中心90年代的国中生一样,面对的是黑板粉笔学校晚自习再到老师家晚晚自习,中华路上哪有商场但走下去南阳街有很多补习班,我的同学都是战友,也是敌人,我们在小小的桌前拼人个你死我活,没有在天桥上看魔术,没有99楼可以去也没空帮女生绑鞋带。

《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在读到小说《天桥上的魔术师》之前,我对中华路天桥只知其名,其他一概没有印象,中华路天桥不就是远东百货前的天桥而已?80年代对我来说是我爸妈的世界,我羡慕着那些大学跟高中时经历80年代的朋友,他们的青春好像很屌很冲,他们是大众娱乐文化的起点,文化启蒙,那些人明明看起来跟我差不多点年纪,但随口都可以怀旧个几首80的老歌很了不起,我心理总有个疑问:到底是我失忆,还是你们只是凑个热闹。

《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直到我看了《天桥上的魔术师》电视剧,片头曲是罗大佑的「之乎者也」,是我爸爸最爱放的专辑之一,另一张是60年代西洋老歌精选。有很长一段时间,上小学的个早晨,我的早餐是土司牛奶跟罗大佑。当片头曲结束,我把片头曲没放进去的后两句唱了出来:「剪刀等待之,清汤挂面乎」。

《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于是我也怀旧了80老歌,所以我没有玩过一道10元的脱衣电玩,但杂货店后面像黑店的大型机台,打一道十五元快打旋风2是我的回忆,我的代号不是HHH,是AAA,因为我懒得选字,红白机不是我的经典也没碰过,但我的金手指是在邻居家的超级任天堂上练的。于是我想起来那些关于黑洞中的回忆,原来我的国中生涯,没有那么糟糕。

《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80年代的台北不是我的台北,但是它喂养了90年代到千禧年代的我,让我从黑色的隧道活着走出来,中华商场拆除那天开始,台北变了很多,世界变了很多,但很多事情只是换了样子,什么都没有变,是不是所谓人类的共同记忆,我们不一定要亲身经历,只需要一个唤醒它的程序。
至于光华商场,她不需要怀旧,她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