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所感和我个人的童年
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我个人的信息,我尽量模糊的同时不影响叙述。 此篇也是看了【1张疯传的“透明书房”照片】这个视频的有感,哈哈,要求写的读后感的时候憋不出多少来,倒是看个视频想写感想了。
我们首先说一下视频。 对视频本身及UP,我没有任何评论,我没有这个身份和实力来评论视频本身及UP,我想说的,仅仅是我对视频中所提到的事的想法。 叠甲了属于是 首先,视频中首先提到审讯式书房,在我看来,这就是对个人隐私权的破坏甚至是蔑视——他们这样做了,并且还发了出来,还带有骄傲的宣扬出自己的目的。 这可能带有主观性,但是我作为一个人难免少不了主观,并且这还是与我密切相关的话题。 这种审讯式书房迟早会激化家庭的矛盾,这是大家长式的强加于人与个人意识的觉醒的矛盾,不管如何,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时间变化,这种审讯式书房和它代表的大家长式教育,必将遭到毁灭。 当然,孩子也可能会成为恶龙,但是会有人,在摆脱这样的教育后,成为不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的更好的家长。 另外,那个综艺中的妈妈,有“综艺”的话,还是不要一下就定论,说不定人家就是这样赚流量的呢 至于那个锁,我房间也是没有锁的,但是也不觉得什么啊。 有没有锁是不重要的,因为就算有锁,他们还是可以装摄像头的,有锁,他们也可以配钥匙在你不在的时候进去搜查的。(可能有点不现实,但是我们也要做好面对最坏的情况的准备。) 我个人的童年
确实,“中国式家长”一词已经很…怎么说,很概括,很广为流传。 但是,起码拿我自己来说,我个人是没有这么“童年阴影”般的童年生活的。 我在山东,也是人口大省,卷。并且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大一点二老才不怎么管。好吧,可以说在这儿叠buff,但是,在我现在仅存的记忆中,可以说至少没有那么压抑。 我记得小时候很瘦,不吃饭,所以他们总是带着我去街上,去各家各铺上,找点小零碎(当然,这也是他们讲给我的,也免不了一句句“养活你真不容易”,我个人对这句说辞并不反感。) 我记得小时候,我的家人也有要求我的。比如被唐诗三百首、三字经之类的,还有一个就是“记车牌”,就是指着车的标志/LOGO然后说出它的名字,这个玩意现在已经是全然不记得了的,不过因为这个他们吐槽了好几回。 还有就是我记得很深刻的一点是,让我改正数学运算的一个步骤。当时很小,做加法运算,有一个“进一”,个位大于十往十位进一,我当时把进的那个“1”写在横线上了,如下图
这时候,我的家人就要求我把进的数字和与进的数字同位的那个数字,放在竖式外面计算,如下图
我感到莫名其妙,但当时乖巧且懵懂的我还是照做了,直到现在我也有这个习惯,也保存着这个记忆。 这可能是我记忆中很少的有强制性的命令——中国式家长的体现。 可能我们家比较宽松和睦,当然也可能是表面和睦——代沟是存在的。 但是还是比较宽松的,至少是我认为的。 视频中提到的那些个例,比如综艺上的那个妈妈,我觉得不能代表所有家庭,当然,我家也不能代表所有家庭。 我们家的情况,好吧,打住,再说下去就有开盒的风险了(虽说我小如草芥,但是每个人都应当保护他的隐私不受侵犯。我也会经常来看一遍文章,发现有隐私信息就立马修改或者是删除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