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学习面试题专栏12-知识图谱 问答系统 情感分析

2023-10-17 21:48 作者:岩学长  | 我要投稿
  • 01 通俗地解释一下知识图谱是什么?有什么应用场景?

  • 02 深度学习中的知识图谱有哪些常见模型呢?

  • 03 机器翻译的通俗实现以及部署过程是怎样的呢

  • 04 通俗地解释一下文本情感分析是什么?常见的应用场景是?

  • 05 最常用的情感分析模型是什么呢?如何快速部署呢?

  • 06 通俗地解释一下问答系统?它涵盖哪些领域?常见的应用场景是?

  • 07 常见的问答系统模型是什么?如何快速部署呢?

  • 08 图像文字生成是什么?它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 09 常见的图像文字生成模型是什么?

  • 10NLP 的无监督学习发展动态是怎样的?有哪些领域 在尝试无监督学习?


01 通俗地解释一下知识图谱是什么?有什么应用场景?

知识图谱可以看作是一个“超级大脑”的“脑图”。它是将知识以图结构组织起来的方式,其中节点表示实体(如人、地点、事物等),边表示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是朋友”、“位于”等)。通过知识图谱,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大量知识和信息之间的联系,这就像一个超级版的“人脉关系图”或“家族树”。

知识图谱的应用场景

  1. 搜索引擎:比如当你在Google上搜索某个名人时,右侧经常会弹出一个框,里面有这个名人的基本信息、相关的人和事等,这背后就是知识图谱的支持。

  2. 推荐系统:知识图谱可以帮助推荐系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兴趣和喜好,从而为用户推荐更为相关和精准的内容或商品。

  3. 智能问答:比如一些聊天机器人,用户问“奥巴马的妻子是谁?”它可以快速从知识图谱中找到答案“米歇尔·奥巴马”。

  4. 企业知识管理:大公司中,员工、项目、技术、产品等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知识图谱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这些知识,提高决策效率。

  5. 医疗健康:通过知识图谱,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药物、疾病、症状、治疗方法之间的关系,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6. 金融风控:通过构建金融领域的知识图谱,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提高风控能力。

02 深度学习中的知识图谱有哪些常见模型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图谱嵌入模型:

  1. TransE:它是基于翻译的模型。核心思想是:对于知识图谱中的一个事实(头实体,关系,尾实体),它应该满足头实体的嵌入向量加上关系的嵌入向量等于尾实体的嵌入向量。

  2. TransH:基于TransE,它考虑了实体可能在不同关系下有不同的“角色”,因此为每个关系引入了一个超平面来捕捉这种差异。

  3. TransR:与TransH类似,但是它为每个关系学习一个独特的投影矩阵,使实体的嵌入可以被映射到关系特定的空间。

  4. TransD:这是TransR的一种扩展,它为每个实体-关系对生成一个动态的投影矩阵。

  5. DistMult:它是一种简单的双线性模型,用于建模头实体、关系和尾实体的交互。

  6. ComplEx:这是DistMult的一个扩展,引入了复数表示来捕捉实体之间的对称和反对称关系。

  7. R-GCN:关系图卷积网络,是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方法,用于处理知识图谱中存在的多重关系。

  8. RotatE:这个模型认为每种关系都是一种旋转操作,在复数空间中头实体的嵌入向量通过旋转与尾实体的嵌入向量对齐。

03 机器翻译的通俗实现以及部署过程是怎样的呢

  1. 数据准备

    平行语料库:为了训练机器翻译模型,我们需要大量的平行文本数据,即一段原文和其对应的译文。

  2. 预处理:这包括文本清洗、去除格式、分词或分字、去除噪声等。

  3. 选择模型

    统计机器翻译(SMT):较早的方法,基于大量语料库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统计信息。

  4. 神经机器翻译(NMT):近年来更为流行,使用深度学习,尤其是序列到序列模型,进行翻译。

  5. 训练模型

    使用平行语料库训练模型,不断地通过大量例子“教”计算机如何翻译。

  6. 评估模型

    使用未见过的测试数据集评估模型的表现。

  7.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BLEU、METEOR、ROUGE等。

  8. 优化模型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模型结构或参数,或者增加更多训练数据进行再次训练。

  9. 部署模型

    模型压缩:为了使模型更适合在线应用或移动设备,可能需要进行模型剪枝、量化等操作。

  10. 部署到服务器:将模型部署到高性能服务器,处理用户的在线翻译请求。

    API接口:为其他应用或服务提供API,使它们可以使用你的翻译服务。

  11. 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移动应用或API等方式提交要翻译的文本。

  12.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模型处理文本并返回翻译结果。

  13. 持续监控与优化

    定期收集用户反馈和错误翻译实例,持续改进模型。

04 通俗地解释一下文本情感分析是什么?常见的应用场景是?

文本情感分析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子领域,它的目标是自动识别和提取文本中的主观信息,特别是文本的情感或情绪倾向。简单说,就是通过算法判断一段文本的情感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中立的。

为了让你更直观地理解,可以想象一下:当你读一条产品评论,你可以判断这个评论是正面的、负面的或中立的。文本情感分析的任务就是让计算机帮你做这件事。

常见的应用场景

  1. 产品和服务评论:例如在Amazon、淘宝或者餐厅点评中,通过对用户评论的情感分析,商家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从而做出改进。

  2. 社交媒体监控:品牌可以通过对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和评论进行情感分析,了解公众对其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便及时作出响应。

  3. 股市分析:通过对新闻和社交媒体上的帖子进行情感分析,投资者可以预测股市的走势。

  4. 电影或书籍评价:可以对观众或读者的评论进行情感分析,预测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5. 公共服务反馈:政府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对公众的反馈进行情感分析,了解服务的质量和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6. 客户支持:公司可以分析客户的反馈和查询,优先处理情感极为负面的请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7. 市场研究: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情感分析,公司可以了解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类别或竞争对手的看法。

05 最常用的情感分析模型是什么呢?如何快速部署呢?

情感分析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多种模型都被用于此任务,其中一些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如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等,而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特别是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已经成为主流。但最常用和相对效果最好的通常是基于Transformer结构的模型,例如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及其各种变体(如RoBERTa、DistilBERT等)。

如何快速部署情感分析模型

  1. 预训练模型:使用预训练的BERT或其他Transformer模型作为起点。这些模型已经在大量的文本上进行了预训练,因此它们具有很好的语言表示能力。

  2. 微调模型:在你的具体情感分析数据集上微调预训练模型。微调通常比从零开始训练快得多,并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3. 部署

    • 云端部署:利用云服务如AWS SageMaker、Google AI Platform或Azure Machine Learning部署模型。

    • 边缘设备部署:对于移动应用或IoT设备,可以使用TensorFlow Lite、ONNX等工具将模型转化为更轻量级的格式。

    • 模型优化:使用模型压缩技术,如模型剪枝、量化等,来减少模型的大小和推理时间。

    • 选择部署方式

    • 提供API接口:使用工具如FastAPI、Flask等为模型提供RESTful API,使其他应用可以轻松调用。

  4. 测试:在部署后,对模型进行性能和功能测试,确保其在实际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持续监控:在模型上线后,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和模型预测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持续优化。

06 通俗地解释一下问答系统?它涵盖哪些领域?常见的应用场景是?

问答系统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问题给出直接、准确的答案。不同于搜索引擎只返回可能含有答案的文档列表,问答系统直接返回具体的答案。

问答系统涵盖的领域

  1. 开放领域问答:用户可以问任何类型的问题,这类系统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库或者需要能够从互联网上搜索信息。例如,Google的“我要问Google”功能。

  2. 封闭领域问答:这类系统在特定的领域内工作,如医学、法律或财务,它们的回答基于该领域的专业知识。

  3. 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这种系统使用知识图谱(一个实体和关系的结构化表示)来回答问题,如WikiData或Google Knowledge Graph。

  4. 社区问答:例如Quora或Stack Overflow,用户可以提问,其他用户提供答案。

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客户支持:许多公司使用自动化的问答系统来回答客户的常见问题,减少客服的工作量。

  2. 虚拟助手:如Siri、Google Assistant和Alexa,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提问,虚拟助手提供答案。

  3. 在线教育:学生可以向系统提问,获取关于课程内容的答案。

  4. 医疗咨询:在某些初步诊断或健康咨询应用中,用户可以输入他们的症状或问题,并获得可能的解释或建议。

  5. 法律咨询:为非专业人士提供初步的法律建议。

  6. 游戏和娱乐:例如一些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虚拟角色,玩家可以与它们互动,提问并获得回答。

  7. 企业内部查询:员工可以查询公司政策、HR相关问题或其他企业知识。


07 常见的问答系统模型是什么?如何快速部署呢?

问答系统模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检索的模型和基于生成的模型。

  1. 基于检索的模型:这些模型从一个预定义的答案集合中为每个问题检索一个答案。它们通常使用信息检索技术和/或深度学习模型来为给定问题找到最相关的答案。例如:

    • TF-IDF + 余弦相似度:使用TF-IDF来表示文档和问题,然后计算问题和每个文档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来检索最相关的答案。

    • BERT & 变体:预训练的Transformer模型,如BERT、RoBERTa、ALBERT等,经常用于细粒度的问答任务,例如SQuAD。

  2. 基于生成的模型:这些模型生成答案,而不是从预定义的答案集合中检索。例如:

    • 序列到序列模型:使用RNN、LSTM、GRU等来生成答案。

    • GPT & 变体:如OpenAI的GPT系列,这些模型可以生成连贯的文本答案。

如何快速部署问答系统模型

  1. 选择适当的模型:基于你的应用和数据量选择适当的模型。对于特定领域的问题,可能只需要基于检索的简单模型;而对于开放领域的问题,可能需要基于生成的复杂模型。

  2. 训练或微调模型:如果有可用的预训练模型,你可以在特定的问答数据集上微调它。否则,你需要从头开始训练模型。

  3. 模型优化:为了提高部署效率,可能需要模型剪枝、量化或其他优化策略。

  4. 部署到服务器

    • 使用框架,如TensorFlow Serving、TorchServe或ONNX Runtime,来部署你的模型。

    • 利用云服务,如AWS SageMaker、Google AI Platform或Azure Machine Learning,可以更轻松地部署和扩展服务。

  5. 提供API接口:使用工具如FastAPI、Flask等为模型提供RESTful API,以便其他系统或服务可以访问它。

  6. 前端集成:根据需要,你可以为你的问答系统创建Web界面、移动应用或集成到其他应用中。

  7. 持续监控和更新:部署后,监控模型的性能和用户反馈,并根据需要定期更新模型。

08 图像文字生成是什么?它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像文字生成,通常也被称为“图像描述”或“图像字幕生成”,是指从给定的图像中自动生成描述该图像内容的文字。简单来说,它的任务就是看一张图像然后生成一句描述这张图像的句子。

技术原理

图像文字生成通常依赖于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模型。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1. 特征提取: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这个CNN通常是一个预训练的网络,如VGG16、ResNet等,它能够从图像中提取有意义的特征向量。

  2. 序列生成:然后,使用这些图像特征作为初始上下文,利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或其他序列生成模型,如LSTM或GRU,来生成描述图像的文字。这一步类似于机器翻译,其中图像特征被“翻译”为自然语言描述。

  3. 注意力机制:为了使生成的描述更为准确,通常会加入注意力机制。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在生成每个单词时“关注”图像的不同部分,从而生成更为相关和准确的描述。

  4. 训练:模型通常在包含大量带有描述的图像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如MSCOCO数据集。在训练过程中,模型学习如何根据图像特征生成准确的文字描述。

  5. 评估:使用如BLEU、CIDEr等指标来评估生成的描述的质量。

近年来,Transformer架构,特别是像BERT和GPT这样的预训练模型,也在这一领域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们提供了强大的编码和解码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描述的准确性。


09 常见的图像文字生成模型是什么?

  • 基本的CNN-RNN结构

    这是图像描述任务中的经典方法。首先使用CNN(例如VGG或ResNet)来提取图像特征,然后使用RNN(例如LSTM或GRU)来生成描述。


  • 注意力机制的引入

    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在生成描述的每个词时关注图像的不同部分。


  • Transformer结构

    近年来,Transformer架构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也被应用于图像描述,通常与视觉Transformer结合使用。

  • 预训练模型

    预训练模型首先在大量数据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在特定的图像描述数据集上进行微调。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大量无标签的数据。


10 NLP 的无监督学习发展动态是怎样的?有哪些领域在尝试无监督学习?

1.词嵌入与向量空间模型

Word2Vec、GloVe和FastText:这些模型可以从大量的无标签文本中学习到词的向量表示,使得语义相似的词在向量空间中靠近。

2. 预训练语言模型

开始于像ELMo这样的上下文词嵌入,然后迅速发展到像BERT、GPT、RoBERTa等Transformer-based的模型。这些模型通常在大型文本语料库上进行预训练,学习到丰富的语言表示,然后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

3. 无监督的机器翻译

利用无监督学习来训练机器翻译模型,通常需要两种或更多语言的非平行文本。例如,Facebook的LASER项目和Unsupervised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UNMT)

4. 无监督的文本聚类与主题建模

例如,LDA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是一个流行的主题建模工具,可以从文档中提取主题。

5. 无监督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利用无监督学习来识别文本中的语法结构或语义角色。

6. 无监督的情感分析

试图从未标记的文本中学习情感极性。

7. 自监督学习

虽然这是一个与无监督学习相近的概念,但它侧重于从数据本身生成监督信号。例如,BERT的训练中使用掩码语言建模任务。

8. 零样本和少样本学习

这些方法试图在极少的或没有标签数据的情况下解决特定的NLP任务,通常利用无监督学习或迁移学习的技术。

9. 对抗生成网络在NLP中的应用

例如,生成式对抗网络(GAN)被用于文本生成、数据增强和其他任务。




深度学习面试题专栏12-知识图谱 问答系统 情感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