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几句关于1-5号位的事
前几天有个问题是让我介绍一下1-5号位,然后我写了一下,感觉并不是很好,来补充说明一下。
一、号位划分的局限
号位划分本身就是解说们,或者说我这类作者为了简化人们对队伍的理解而自行创造的。
我对于号位的定义其实比想象中简单,根本不是我之前的文章里面写的那种。
实际就是这个队伍的第一条腿,我就叫1号位,第二条腿我就叫2号位。最拉的那个我叫5号位,第二拉的那个我叫4号位,中间卡着的那个,上不去也下不来的那个我叫3号位。
然后刚好,那个时候另一种对进攻的分类出现了,就是所谓的1突、2突、软切、辅助、硬切。
问题是人们怎么划分1突跟2突呢?恰好那个时候CTZN靠着单摸打法拿了个S10冠军,我就又把这个号位稀释了一下,1(要资源的突)、2(不要资源的突)、3(软切,提供一定资源的半工具人)、45(提供资源的工具人)
然后刚好,数据上看上去(赢的队伍)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所以之后就化繁为简,直接用1-5号位来解释问题了。
问题是什么
按照这个思路,很多很强的选手是可以突破这个所谓号位的限制的。
比如aceez,抛开今年不谈,aceez连续三个赛季欧洲区第一的rating,但他的干员池很难得出现zofia和ash,这类我们习以为常的突破干员。反而用的是hibana、thatcher(他在S10 PL finals上一直打dokkaebi)。往近了说,shaiiko的数据在bds经常冠绝全队,从打法上来看,他是100%的突破手,从数据上来讲,他是第一条大腿,但他经常使用的干员还有hibana。

同理,Y4邀请赛的决胜干员buck,在邀请赛上的表现是远远超出了所谓3号位软切位的局限的。地图清理,道具击杀,强行突破,几乎所有的事都要被当时的3号位包揽完了(pino做为输掉比赛的一方居然能拿到总决赛的mvp,而当时的邀请赛与其说是10个人的游戏,到不如说是pino和rampy的3号位对决)。
所以除开选手自身硬行离开1-5号位的限制,依托于版本,干员有时候也会脱离1-5号位的限制。就如同常态的一个队伍可能有几个jager main,几个smoke main一样。
二、有局限但它方便
事实证明是R6S的干员的复杂程度真的是超过大部分游戏。我们到如今为止都无法给干员非常非常准确的定位,小黑盒某个写手尝试过,然后半道崩殂了,因为工作量太大,远没有他拿amaru天天飞来飞去舒服。然后某个b站up主也试过,整了个六边形都要模糊的变成个圆了。
就拿有好几个人说的,beaulo说的自己是second entry这个事来说。

就拿tsm最近的比赛,北美年度来说,beaulo在四张地图的进攻只有一个项目,对枪对枪对枪。
而被认为是第一entry的merc在干嘛呢?

在打垂直和扫别人脚印。
同时难以否认的是,merc是个除开ash可能其他干员都没玩明白的选手,海岸线jackal打个3-3-8,Y4邀请赛是前四队伍(SSG、TSM、BDS、NIP)里面四个玩zofia最拉的。而beaulo又刚好反过来,beaulo就是个ash没玩明白的,也不能说没玩明白,只能说是拿ash的beaulo勉强有拿zofia的beaulo七成功力。
所以你说merc是第一entry我也不反对,但按照我划分的1-5号位来讲,beaulo是要吃队友资源供给的,所以我认为他是个1号位。而merc不怎么吃资源所以我给扔到二号位去了。
当然你硬要杠,说什么zofia给切位走车不也是很正常,那切位也是一号位,这类的我就实在没办法了,我只能尊称你为“号位拳师”,你的拳法非常凌厉,扇出来的拳风已经让我感冒了,我现在只想对着你打喷嚏。
结语:我个人对1-5号位的定义其实是个资源划分相关的,所以我觉得以entry的方式划分选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号位这个东西太局限了,一方面它没法完全划分干员,一方面又没法完全划分选手。不过它的好处是我一说你就能明白它是个啥瘠薄东西,即便意思我没说准确你也知道个大概,也就没必要纠结那玩意儿到底对不对了。海景房我给你说open the window,look the sea,你也明白啥意思,但你要说看海要用watch,那只能叫您拳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