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考法制史,压压题。

2022-09-16 01:46 作者:三岁又三岁啊  | 我要投稿

1、商朝为惩治职官犯罪的“三风十愆”,巫风、淫风、乱风。创设“乱政”、“疑众”的罪名

2、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3、西周“明德慎罚”为立法指导思想

4、五礼:吉礼祭祀之礼 凶礼丧葬之礼 军礼行兵打仗之礼 宾礼迎宾之礼 嘉礼冠婚之礼

5、西周周穆王命司寇作《吕刑》

6、渎职方面犯罪:五过之疵。惟官:秉承上意、倚仗权势 惟反:利用职权,报私恩怨 惟内:内亲用事,暗中牵制 惟货:贪赃受贿,敲诈勒索 惟来:接受请托,徇私枉法

7、“三赦”之法

8、“三宥之法”过失称为“眚”、惯犯称“惟终”、偶犯称“非终”

9、“三刺之法”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10、牛马大宗交易“质”、小物件“剂”

11、“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2、“七出”可以休妻的情况1无子2淫泆3妒忌4恶疾5口舌6盗窃

13、“三不去”不许休的情况1休妻时无所依靠 2为公婆守孝三年 3前贫后富贵,不去

14、民事案件:听讼 刑事案件:断狱

15、五听:辞 色 气 耳 目

 

 

春秋、战国

16、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

17、李悝《法经》6篇:盗 窃 网 捕 杂 具(总则)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

 

18、秦的“廷行事”属于判例

19、秦劳作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侯

20、耻辱刑:髡(剃头发)、耐(剃胡须)

21、以身高为刑事责任标准:男6尺5寸 女6尺2寸

22、区分故意与过失。故意称“端”、过失称“不端”

23、诬告反坐

24、公室告:盗窃严重犯罪官府必须受理。非公室告:理解为家庭内部的案件,官府不受理

 

25、汉的“比”又称决事比,为判例

26、《九章律》9篇盗 窃 网 捕 杂 具 户 兴 厩

27、腹诽罪

28、墨刑改为城旦舂、劓刑改为笞300、斩左脚为笞500、斩右脚为弃市

29、春秋决狱最重要的原则:论心定罪、本事原志

30、秋冬行刑:除谋反大逆等,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冬至前执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

31、《曹魏律》18篇,将《具法》改为《刑名》律,置于律首

32、八议、官当入曹魏律

33、《晋律》(泰始律)20篇,张斐、杜预。“五服治罪”入律

34、《北齐律》12篇首创《名例律》的法典篇目 确实“重罪十条”

35、北魏“存留养亲” 三国两晋南北朝确立“死刑复奏”

36、隋文帝《开皇律》以《北齐律》为蓝本。12篇500条。十恶正式列入法典,通过“议、减、赎、当”制度,是贵族官僚特权扩大

 

37、唐的法律有《武德律》(唐朝第一部律典)、《贞观律》、《永徽律》又称《唐律疏议》(主持者叫长孙无忌)、《开元律》、《唐六典》(行政法性质)

38、十恶:1谋反2谋大逆3谋叛4恶逆5不道6大不敬7不孝8不睦9不义10内乱

39、六杀:1谋杀2故杀3斗杀4戏杀5误杀6过失杀

40、六脏:1强盗罪2盗窃罪3受财枉法罪4受财不枉法罪5所监临财物罪6坐脏罪

41、保辜制度:在伤害行为发生后,确定一定的期限,期限满之日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42、唐创建了市舶制度,对外国贩到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证实物税

 

43、《宋刑统》12篇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44、重法地法对特定地区特定犯罪判处重刑的法律制度

45、买卖契约的成立条件:1先问亲邻2输钱印契3过割赋税4原主离业

46、翻异别推制:在发生犯罪人推翻原有口供的,应将案件交由其他司法官或者司法机构重新审理

47、务限法:规定在农务繁忙季节中停止民事诉讼审判的法律制度。农历2月初1到9月31止

 

48、元朝确立强将幼女罪

49、大宗正府专门负责审理蒙古人特权人物的案件

 

50、《大明律》7篇

51、奸党罪

52、拾得遗失物30日公告期内即使被主人领回,拾得人仍可以得一半;无人认领的全部归拾得人

53、申明亭:调解民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必须先经申明亭调解才能去诉讼

54、大审:太监审,每5年一次

 

55、发遣是清朝特别创立的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刑

56、宗人府:和元大宗正府一个性质

57、理藩院:管辖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

58、秋审后的五种情况处理。1情实2缓决3可矜4可疑5留养承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法典《大清新新律》

中国近代宪政历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贿选宪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

试试看能不能压到。UP去年已经通过法考了,在准备法硕考试中。

法考法制史,压压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