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古今中外多少转折,皆因人起,终由人散。 via 高考作文上海卷2020

问世上多少因缘,直教人成败难断
诚然,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但是细心探究,你就会发现促使这些转折发生的,往往是人。

君不见,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了呢?那秦灭六国是否就会破产,而战国的纷乱局面是否就会就此延续?

君不见,玄武门之变,如果失败了呢?那贞观之治会否烟消云散,而唐朝的盛世繁华是否宛若空中楼阁?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本金庸著作《鹿鼎记》,先不说其虚构与否,就主角韦小宝其人所参与(或者说推动)的著名事件:擒鳌拜、灭三藩、平台役、战沙俄等等,哪个不是康熙年间的重要转折?在从中细究,不难发现:擒鳌拜,是因为韦小宝的一个兄弟名叫康熙,顶包太监小桂子的韦小宝与之成了好友,正所谓好朋友讲义气,灭三藩、平台役,是因为韦小宝的一个老婆名唤阿珂,花花大少韦小宝看了就想娶回家的美女,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能说,这些引发世上重要转折的事件不是因人而起?你能说,这些促使转折逐步推进并最终尘埃落定的人都在意料之中?所以,的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但是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或是诱因,或是动力,或是... 只不过,可能那些身在其中的人也未必看得清吧。

再回到《鹿鼎记》,之所以韦小宝能在这些著名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切的一切皆源自当初身在扬州丽春院的他决定跟着江湖人士茅十八上京城。茅十八,这一名字看起来普普通通,但他背后的故事或者说作者取之的背景,却意味深长,先暂且不表,请大家试想:
如果韦小宝没有跟着茅十八上京城,各位也许会说,那也会有千千万万个李小宝、张小宝、赵小宝... 上京城,也许,京城里有小宝,可他注定不是韦小宝。
如果韦小宝没有跟着茅十八上京城,各位可能会说,他也会跟着茅十一、茅十二、或者李十八、张十八、赵十八... 上京城,可能,不过会不会进宫,抑或能不能抵达,可都不好说啊。
如果韦小宝没有跟着茅十八上京城,各位或许会说,依他的才能,也许扬州就会多了个富甲一方的盐商,或许,但没有了与康熙出生入死,又如何成为皇帝身边的小桂子,更遑论今后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诚然,也许、可能、或许...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世事如此,个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