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万年的病毒,全球变暖,西伯利亚冻土融化,释放新型巨大病毒
众所周知,在西伯利亚地区有着面积广阔的永冻土层,这类的永冻土层犹如一个天然的大冰柜,在这里面有着许多古生物的遗骸化石或木乃伊。今年,因为气温转暖,考古学家在当地牧民指引下,于西伯利亚永冻土层中找到带皮毛的洞熊遗骸,这只洞熊的毛皮,肌肉和内脏均保持完好。
有人甚至想过,在西伯利亚的永冻土层中,是否能找到没有被污染的古生物DNA样本。然后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复活这些古生物,但是想要达成这种愿望确实太难,这要求科学家必须提取到完整的古生物没有被污染的DNA样本。然后还要去找到可以培育样本的相似同种生物。
就拿猛犸象和亚洲象来对比,它们虽然都属于象科,但是基因却相差了1400多个。所以复活古生物的难度是非常之大。古生物虽然没有办法被复活,但是埋藏在冻土里几万年前的病毒,能死而复生吗?


因为全球变暖的原因,西伯利亚的永冻土层早已开始慢慢地融化,保存在里面的许多动物化石遗骸都开始慢慢露出地面,当然,也包括几万年前的病毒和细菌,那么这些病毒和细菌它们是否还保持着活性吗?是否还具有传染性呢?
其实科学家们一直以来也在研究,时间回到6年前的3月份,法国的一对科学研究夫妇在西伯利亚的永冻土层发现了来自几万年前的病毒,但是这种病毒只能感染一种叫做阿米巴变形虫的真核细胞原虫,无法传染给人类。

这个科学研究团体的克拉维莱和阿贝热尔是一对从事相同研究工作的夫妇,他们在西伯利亚地区找到了全球上第3种体型超大的病毒。它的体长足有1.5微米,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直接用人的肉眼观察到。它的存在是可以追溯到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相互竞争的3万多年以前。那么这两位科学家的找寻病毒的灵感是从何而来呢?
时间回到八年前,美国和西伯利亚当地的科学家一起分工合作下,在西伯利亚东北部下科雷马河沿岸,发现了几十个古代啮齿类动物深层洞穴,这些洞穴埋藏在几十米深的地下。


要知道,这个位置的永冻土层是和猛犸象,毛犀这些原始生物共同处在相同时代,所以科学家们也因此断定这些洞穴里的种子果实是来自几万年前的史前时代。和我国出土的睡莲一样,这些种子还真的具有活性,科学家竟然真的培育出几万年前的草本植物。
而当时的法国科学家克拉维莱和阿贝热尔在法国就是专门研究微生物的专家,他们认为,几万年前的种子都能够生根发芽,那样的话,在西伯利亚的永冻土层中,是否有细菌或者病毒,也能够保持活性呢?随即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首先他们采集了地下40多米深的永冻土层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培养,用病毒可以直接感染的阿米巴虫作为媒介。看看这些永冻土层中的冰水是否有病毒可以感染这种阿米巴虫。如果阿米巴虫感染病或者死亡,则说明,几万年前的病毒还具有活性。
阿米巴虫是一种真核细胞原虫,近几年发现一些巨型的病毒,都以阿米巴虫作为传染媒介。阿米巴虫存在的范围极其广泛,在水源地,山区,树木,花草中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在实验中两位科学家把具有活性的阿米巴虫,放入到融化之后的西伯利亚冻土层的冰水中。

经过观察他们发现,这些阿米巴虫陆续的开始出现死亡的现象,随后科学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阿米巴虫被一种类似酸枣核一样的巨型带口病毒所感染。随后他们命名为此种病毒为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它看起来有如同一枚巨大的酸枣核。
起初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和其它已知病毒进行了对比,发现它和潘多拉病毒虽然外形十分相似,但是它们这两种病毒却没有任何共同点,这证明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是一种最新被发现的古老病毒。

病毒是十分危险的,这种病毒和其他病毒一样具有复制及感染细胞的能力,但是它不像其他病毒那样最终来操控细胞。它只会在真核细胞质中完成病毒的复制。并且科学家发现,此种病毒未经变异,无法传染给哺乳动物,它只能传染给阿米巴原虫。
我觉得这两位科学家实在是太冒险了,虽然西伯利亚的永冻土层是人类的天然冰柜,但是明知道地下土层可能会有还存在活性的病毒。还要去以身犯险,去把这些病毒释放出来,但是这也证明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