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主题教育座谈会发言稿
参加主题教育座谈会发言稿
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让我们贯彻某某重要精神的举措,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但各地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理解的偏差,运用的失误,注重形式等问题,达到真正深入内涵的领悟上可能还存在短板。
一、原因分析
一是“生搬硬套”,不能因地制宜。近年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许多地区出现了良好的经验做法,但也有一些单位在借鉴先进做法时“生搬硬套”,不能巧妙地运用好。达不到效果,反而弄巧成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习良好经验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每个单位存在很多差异的地方,真正运用上来,出现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二是“脱离群众”,助长形式主义。
三是“材料繁多”,增加基层负担。把主题教育当成“材料教育”导致基层迎检多、负担重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有的部门和单位甚至拿主题教育当作“检查基层”的工作抓手。

一是打消“上下左右一个样”的顾虑。在别的地区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但借鉴不等于照抄照搬,必须把握特殊性、增强针对性。
二是打消“关起门来搞教育”的顾虑。主题教育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
三是打消“材料教育增负担”的顾虑。要控制好“量”,主题教育不是“材料教育”,盲目追求数量,出现“文山会海”等问题,势必造成形式主义,要坚持举措服从主题、形式服务内容、材料服务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防止单纯抢时间、赶进度,避免搞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切实做一件、实一件、成一件,让基层x员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来抓学习、抓整改、抓落实,把更多精力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