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庄子《人间世》(五):天生我材必有用

2023-03-18 09:59 作者:邂逅经典文化  | 我要投稿

道性是什么,就是无形、无为、无争、上善若水、柔弱、无限性等,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无用”。但这个无用并非原则意义上的无用,而是世俗上的无用,但却在“道”上的大用,即“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基本情形就是这样:人们普遍用世俗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有用”“无用”,从而加剧了人类紧张的生活状态。比如现代人都会以金钱、房子、车子这些东西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高低,这就让很多人一股脑儿往这方面专营,因此各种欺骗、争夺、竞争、虚耗等情况就随之出现,也就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诸如人心冷漠等等。



相传有个理发师给宰相理完发后修面,在修到一半时,由于太过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给刮掉了。他暗暗叫苦,惊恐万分,他深知宰相如果怪罪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理发师想到一般人在盛赞之下都会怒气消散,于是情急智生,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脏六腑都看个透。宰相见他这样,感觉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他原因。理发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解释说:“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是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

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喻指宰相的气量最大,对大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啊。”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宰相一听不禁勃然大怒,眉毛给剃掉了,那今后怎么见人啊?正要发作,转念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为这点小事给他治罪岂不让人笑话吗?于是,他便豁达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一个领导若有宽容之心,自然会让人钦佩。


庄子这里讲了两个关于大树的故事,都是提醒人们打破认知,活出道性,人生才能圆满。

第一个故事是有个名叫石的匠人去齐国,来到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当地人当做神社膜拜的栎树。这棵栎树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用绳子丈量树干,足有数十丈粗,树高临山巅,离地面十仞才有分枝,用它可造十余艘船。观赏的人群像赶集一般来往不断,这位匠人却根本不瞧一眼,仍然不停步地往前走。他的徒弟看了个够,跑着赶上匠人石,说:“自从我拿起斧子跟随师傅学艺,从来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愿看一眼,不停步地赶路,为什么呢?”

匠人石说:“算了,不必说它!那是一棵没有用的树,用它凿成船必定经不起风浪而很快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制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出树脂而不合缝,用它做屋柱定会被虫蛀蚀。它是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长久的生命。”



匠人石回到家里,梦见栎社树对他说:“你为什么如此厌恶我呢?以什么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拿可用之木与我相比吗?那楂、梨、橘、柚都属于果树,果实成熟就被摘取或被剥落在地,果子摘完之后枝干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这是因为它们结出了鲜美果实而害苦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夭折,自己招致世人的毁坏。万物莫不如此。而且我很久以来只求自己不要有任何用处,曾经几乎死掉,直到现在,我才得到保全自己的方法,正是‘无用’成就了我。假如我有用处,还能活到这么大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何苦这样看待事物呢?你不过是接近死亡的无用的人,又如何能够真正理解不成材的树木呢!”

匠人石醒来后把梦告诉弟子。弟子说:“既然意在寻求无用,为什么却成为社树让世人瞻仰膜拜呢?”

匠人石说:“闭嘴,你别说!它只不过是有所寓意罢了,反而招致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社树,还能不被砍伐吗?况且它保全自己的办法确实与众不同,如果以常理来臆度,不就相去太远了吗!”



不论是朽木还是良材,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天生万物各具其性,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很有哲理。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长得这么长?”骆驼妈妈说:“长长的睫毛能挡住风沙,我们在风暴中就能看得见行走的方向啊!”

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这么驼?”

骆驼妈妈说:“驼峰能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正因为我们有了驼背才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无水无食的条件呀!”

小骆驼又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这么厚?”

骆驼妈妈说:“有了厚厚的脚掌之后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地说:“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世间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那些暂时得不到利用的人或物,只要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他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就。有远见的领导人会发现人才,并妥善使用,使得人尽其才。

接着庄子又讲了第二个故事:南伯子綦在商丘一带游玩,看见一棵生长奇异的大树,周围集结了上千辆驾着四马的大车,在树荫下歇息。子綦说:“这是什么树啊?一定是特异的材质吧!”他仰起头观看大树的树枝,弯弯扭扭的根本不能用做栋梁;低头察看大树的主干,裂痕累累不能用做棺椁;用舌舔尝树叶,立即口舌溃烂受伤;嗅闻它的气味,就像喝醉了酒,三天三夜迷醉不醒。


子綦说:“这果真是棵没有什么用处的树,以至于能长得这么高大。啊,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异士’,就像这不成材的树木!”

宋国荆氏这个地方,很适宜楸树、柏树、桑树的生长。树干长到手能握持的程度,捕捉猴子的人便把树木砍下来用做拴猴子的木桩;树干长到三四围粗的时候,那些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家便把树木砍去用做建筑高屋大厦的大梁;树干长到七八围粗,达官贵人富家商贾又把树木砍去用做棺木。所以这里的树木始终不能终享天年,总是在生命茂盛的时候被砍伐,夭折。这就是材质有用带来的祸患。因此,古人祈祷神灵消除灾害,从不选用有白色额头的牛、高鼻折额的猪以及患有痔瘘疾病的人沉入河中作祭奠。因为,巫师认为有这些缺陷的人畜是很不吉祥的,不能用于祭献之礼。这正是“神人”所认为的世上最大的吉祥。

庄子用大树因为“材质不好、形状弯曲”等无用的现象,道出了无用背后的大用,大树因为无用,所以不会遭到匠人的砍伐,从而能够活得无限大,大得超出常人对树的认知。在这里,大树没有活出某种作为世俗的用途,而是活出了“彰显道性”的用途:即大树活出了巨大的模样,活出了他本该活出的样子,成为了它本该成为的身量。而那些因为有某种用处的树木,所以早早就被砍伐了,没有活出更伟大、更周全、更圆满的生命。

END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蓦然回首,邂逅经典文化。


读庄子《人间世》(五):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