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二宝躲过“新冠”第一轮:我提炼出战胜病毒的三点关键因素
昨天发了我们全家被新冠病毒几乎团灭的经历,还有对此次与病毒战斗的一些反思和教训。
新冠第一轮,我们家几乎“全军覆没”……(链接可直接打开)
之后我沉思良久,要战胜这次病毒,除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考虑呢?
文中我提到了第一轮我家唯一的“种子选手”——四岁的老二,通过对这名“幸存者”的观察和了解,我想,我可能发现了战胜病毒的一些关键因素。
爸爸和哥哥出现发烧之后,我们对家里做了简单的分区,可最终因为地方小作罢,只能任由家里变成了一个小型病毒库,反正迟早大家都得感染。果然,就在我们放弃分区的第三和第四天,我、我妈、侄儿便纷纷出现了症状,随着大家一个一个进了羊圈,我以为老二必是逃不掉了。
可是直到我家最后一名小阳人昨天转阴,四岁的小弟始终屹立不倒,只象征性地“咳嗽”了几声,自此,我们终于可以说,我家老二,可能是我们家唯一一个真正挺进决赛圈的选手,在其他6个阳人持续呼出的带“毒”空气中,他跟我们同吃同住,同玩同乐,晚上跟羊人妈妈睡,白天跟羊人哥哥玩,从来不戴口罩,也没做过啥消毒工作,甚至非提醒决不主动洗手,但就是这样一个任性的小家伙,他竟然意外地挺过去了,没有感染,没有症状,没有倒下……
如此,小弟就成了我的研究对象。
因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可能拥有的条件并不佳,甚至处于“危险”之中,但是,他们却没有被危险打倒,他们战胜了逆境,拥有美满幸福的人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群处于不利环境下的人,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这也是我一直在问的,究竟小弟做对了什么,使他逃过第一轮感染呢?
未来新冠不知道会有几轮,也不知道它究竟会以何种方式结束,但愿让老二挺过第一轮的良好“免疫力”,也能让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顺利晋级。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小弟那些优势,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资源去对抗病毒的侵袭。左思右想,我觉得老二的“通关秘籍”可能就在于没有压力和优质睡眠这两点,当然可能有其他的因素,只是现在还未知。
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免疫力应该不是难事。
1.压力
“内卷”这个词入选了中国2020年的年度十大热词。不知从何时起,“卷”这个词就成了中国的特色呢?职场有996、学习有007,起跑线上,爸爸妈妈们卷得风生水起。中国孩子的压力是比较重的,从出生起,就走上了一条“内卷”之路。
所幸我家孩子上小学之前,我一直奉行“快乐教育”,幼儿园时没给他们太大压力,兴趣班也是孩子自己选的。但是大人的压力就没这么容易缓解了,所以总体说来在我们家,孩子们恢复起来更快更利索。新冠这种病毒,说白了就是让身体在短时间内进入急性防御状态,而大人们平时面临的显性或隐性压力损伤了我们天生的应激能力,让我们对突然入侵的病毒应接不暇。
但我家老大上小学后,也不得不卷了起来,识字量不够、写字不规范、跟不上学习节奏,这一切让他在刚过去的一年级上学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我在上篇文章中就对我两个孩子的压力情况进行了一番分析:
由此可见,减轻压力,减少欲望,过轻松的生活,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身体免疫力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才能在病毒来临时与之一战。
2. 睡眠
今天早晨在搜索睡眠和新冠之间关系的时候,我找到这样一篇文献,标题是《失眠症状预测更长的新冠肺炎持续时间》,这项对将近3000名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失眠患者感染新冠的概率并不比非失眠人士要更高,但如果患者之前有长期失眠症状,那么一旦得了新冠,其新冠肺炎的症状持续时间将会更长。
这足以说明好睡眠的重要性。好睡眠能帮我们增强抵抗力,更好地抵御新冠病毒的侵袭。不幸感染新冠之后,大部分人都只能选择躺平,因为睡眠(休息)在帮助我们尽快恢复精力、战胜病毒,这是身体保存能量、应对挑战的一种方式。
我自己得新冠后,睡眠也发生了变化。变阳人前,我是妥妥的早睡早起派,每晚6个小时(4个睡眠周期)自然醒,再加中午20分钟午睡足矣,可阳了后我发现,身体悄咪咪地将我每晚的睡眠时间延长到了5个周期,将总时长加到了8多小时。幸好最近也没什么事可做,我就任由身体自己去做这样的调节。在最不舒服的那两天,我也是在床上度过的。
无独有偶,昨天发完文章后有朋友找我聊天,也跟我提到了睡眠。她说她比先生早感染两天,两个人的症状也差不多,水泥封鼻,晚上睡觉极不舒服。但她先生睡眠极好,几夜安睡后先生很快就好了,而她却因为睡眠受到影响,是家里最后一个转阴的人。
我家两兄弟,小时候的睡眠也属于不同的派别。哥哥小时候是出了名的睡渣,给他母乳喂养时,我经常望着凌晨1点、2点、3点、4点、5点、6点的天空发呆。但是弟弟从小睡眠质量就不错,虽然母乳喂养却很少夜醒。哥哥上幼儿园时,是幼儿园里的睡觉困难户,中班时就不午睡,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弟弟不一样,在幼儿园是秒睡派,不吵不闹,一睡两小时。
所以,还没进羊圈的朋友,一定要把睡眠重视起来,睡得好,我们才有更多的精力与病毒作战。
3. 人际关系
除了上面这两个我能看出来的因素,我觉得“人际关系”应该也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中,大家对这一点应该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过: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上。相对应的,那治愈人身体和心灵病痛的解药其实也就藏在人际关系当中。
在走向群体免疫的道路上,我们被迫需要与新冠病毒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锋,有些人是单打独斗,而有些人却幸运地有人抱团取暖。我们都属于极幸运的人,身体底子不错,又处于良好的社区环境当中,当病毒来袭,我们都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暖和相互照应的扶持,也只有在这份温暖与爱中,我们才能这么快地战胜病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生病的时候孤身一人,人的感受会特别敏锐,每一点孤独都会被放大,对每一丝疼痛都异常敏感,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如果此刻有那么一个人,能排除万难、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给我们端一杯热水,时不时地来探探我们的额头,为我们准备虽然清淡但可口的饭菜,晚上为我们准备好暖暖的热水袋,仿佛就能感受到被爱,身体似乎也因此而充满了力量,那些疼痛、病毒看起来似乎就没那么可怕了。
前几天那个刷屏的新闻——四川建院32岁博士因新冠发生高热结果不幸离世——多么让人唏嘘!为了避免传染病毒给妻儿,他选择了独自面对,可是最终却给妻儿带来了无尽的悔恨和痛苦。试想,如果当时妻儿能够在身边,他又怎么会孤零零地离开这个世界呢?人是群居动物,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觉出一家人在一起的好来。不为其他,只为了在我们发烧咳嗽浑身痛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人能够真心地关心我们,让我们有信心去面对这次挑战,去战胜病痛。
因此,若能在这三个方面付出努力,少一些欲望,活得轻松一些,让自己拥有好睡眠和好身体,并且付出真诚去对待自己的朋友与家人,那么在与新冠这场较量,我们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搜索微信公众号“积极微习惯”,实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