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福州台江心理医院:精神分裂症康复后的注意事项

2022-08-02 08:59 作者:福州台江心理  | 我要投稿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力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



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一般来说,精神疾病患者如果能够坚持巩固治疗,正确的维持抗复发治疗,病人的社会功能和学习、生活功能,大多数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甚至有可能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能够正常的上学(包括上大学)、工作、生活、生儿育女。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狂躁不安、敏感多疑、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严重时可导致自伤自残行为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与事实不符合、毫无根据的想法,但是自己却坚信不疑。


要注意的是,康复后预防复发是关键


药物治疗是基础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

 

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


①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不需继续服药治疗,过早自行减量。


②对医生不信任,怕长期服药会对身体有害,会「变傻」。


③觉得服药太麻烦。


④怕别人知道自己服药,存在病耻感。


⑤因家庭经济困难,怕拖累家庭。

 


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双管齐下提高服药依从性。经研究证实,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症状、自知力、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水平。

 

比如,在提高服药依从性方面,可以和患者共同探讨服药的好处与坏处,运用利弊分析法纠正患者对药物的错误认知,指导患者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技巧。同时,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自知力的恢复,增加服药依从性。


家庭护理是重点


研究表明患者在出院后两年内出现服药不依从的情况高达75%,服药不依从的原因很多是因为家庭支持系统薄弱造成的。


观察病情和监护服药


坚持服药,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的保护因素。作为监护人需掌握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警症状」,并且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观察症状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家庭内部的关系


友爱的家庭环境对于患者康复而言,起着正面积极的作用。在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和意见不一致时,避免使用责骂、情绪激动的方式进行争论,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复发的可能性。

 


减少指责或过度保护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社会功能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这并不是他们本意如此,指责他们做不到一些常人能做到的事,毫无意义,反而情况会变得更加恶劣。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累赘。虽然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从事某些事物、社会交往的能力,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接触社会或者尝试工作,会损害他们功能的恢复。


提醒:若身边的朋友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一定要监督她/他尽早到精神科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福州台江心理医院:精神分裂症康复后的注意事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