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革命文物名录。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一)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近日公布,其中包括15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2111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
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范围涵盖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包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相关的历史古迹、实物和纪念设施。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158处,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5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111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974件/套,二级文物65件/套,三级文物26件/套,一般文物46件/套。
据悉,北京市文物局将以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为契机,围绕建好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主题片区、抗日战争主题片区和“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主题片区,推动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开展“看文物 学党史”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充分挖掘首都特色红色资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教材”。
(二)《关于公布天津市革命文物名录的通知》,面向社会公布全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可移动革命文物7154件,不可以移动革命文物56处,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份生动教材。在56处不可以移动革命文物中,和平区入选13处,其中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区入选12处,其中望海楼教堂、觉悟社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滨海新区入选6处,其中大沽口炮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开区入选5处,其中南开学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蓟州区入选5处,其中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桥区入选3处,其中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此次自治区文物局对全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进行了核定,公布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3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位于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新烈士陵园内的麦新烈士纪念碑入选。
1988年3月,麦新烈士纪念碑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级保护单位。
此次入选的革命文物共8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4处。
据介绍,本次名录公布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本次革命文物遴选标准根据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的要求,包括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历史古迹和纪念设施;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含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古迹和纪念设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武汉市的八七会议会址、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等18家单位经核定入选。
国家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是极为重视的,如部门协作、央地联动更加密切,财政部、国家文物局修订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对革命文物保护展示投入予以倾斜,2018年至2020年共安排17.8亿元,支持实施闽西、金寨、遵义等约600个革命文物保护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37.4亿元支持革命文物基础设施建设和烈士纪念设施维护;各地方重视程度上持续提升,广东5年计划投入15亿元、安徽2年累计投入2亿元用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十三五”时期国家文物局共实施26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保护项目,2021年已批复近200项,各地加强革命文物管理维护,努力推动调查排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持续改善革命文物保护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赣南、金寨、闽西等地和湘江战役旧址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取得突破,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陕甘宁、川陕、鄂豫皖片区建立省际协作机制,整体谋划。
比如:
①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0日讯 3月26日,延安市政府发布了《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将延安建设成为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典范。
据悉,建设范围为延安全市域13个县市区,涉及革命旧址445处,将聚焦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完成中国革命文艺家博物院、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延安博物馆等的基本陈列布展。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项目,加强常态管理,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②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施小琳介绍,近年来,江西大力实施保护利用工程,特别是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推动发展、惠及民生、文明创建等相结合,有效提升了革命文物生命力和影响力。
③如在山东,沂蒙山区创新红色研学旅行模式,讲好沂蒙红嫂和支前故事,红色旅游品牌越来越亮,走上朝气蓬勃新发展道路……革命文物所传承的革命精神发挥出加快老区振兴、助力全面现代化建设、实现融合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等等全国各地都有此类行动,就不一一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革命文物工作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极具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必将激励我们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传承,把先辈开创的企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故事,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全党全社会要共同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在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上下功夫,把好政治关和史实关,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精品陈列。
进入新时代,革命文物焕发新生机,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老区发展的活力源泉。


